心理学家说 再苦也要孩子带在身边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7/8/5 来源: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多少做父母的,为了生活出外打工,让孩子掉在家里,虽然这是迫不得已,心理学家说 再苦也要孩子带在身边,你做到了吗?让孩子在爸妈身边长大,一起捱苦都好。

心理学家说 再苦也要孩子带在身边

心理学家说 再苦也要孩子带在身边

安全感

哪里才是我的“安全基地”(Ainsworth)?

我们养育过孩子的人知道,孩子不总是天使,很多时候,简直就是小恶魔。他们也有很多负面情绪需要表达。这个时候,需要养育者收拾好自己被激起的负面感受,温柔、接纳地去帮助他们识别、安抚自己的情绪。亲生的孩子,我们且不能每次都做到,更何况不是自己亲生的?也许有人会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难道还不够亲吗?是的,他们够亲,但是,他们会不会在某种程度上把你的孩子当成你的缩小版,把对你的爱和不满,倾注到你孩子的身上?我觉得很有可能。另外,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家里,是不是还有叔伯、舅舅之类的亲戚一起生活,他们是不是还有孩子?他们的孩子是不是会跟你的孩子形成竞争关系?在冲突中,这些孩子有父母的呵护,而你的孩子没有,这又是怎样的感受?退一万步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只帮忙抚养你的孩子,尽心尽力,但是,我们也不能杜绝有些好事的邻里街坊、三姑六婆半开玩笑地问孩子:“你的爸爸妈妈呢?是不是不要你了?”哪怕这些都只是我过于焦虑的想象,你的孩子仍然有很多机会看到别的孩子有父母的陪伴,而对他来说,父母总是那么地遥不可及。

我的儿子从小就很会表达,包括在情绪方面。两岁左右,他曾独自跟外公外婆回老家两周。外公外婆总说他很乖,不像在爸爸妈妈身边那么作,不哭不闹,很好沟通、很讲道理。只有一次,儿子见到了和我们曾生活在一个城市的阿公阿婆(我父母的朋友),不让他们回家,一定要他们抱,哭闹了好一会儿。我知道,得让儿子赶紧回到我们身边了。他在压抑自己的情绪。他想要爸爸妈妈。

3岁时,儿子上托班,适应了一周,就逐渐缓解了分离焦虑的困扰。在这一周里,每天早上在爸爸送去幼儿园的路上就各种哭闹。到幼儿园由老师接手后,爸爸离开,他一般哭闹一会儿,就能停下来。这段时间,他做了很多努力:像个小大人一样和老师沟通,如何能让爸爸一起上幼儿园;如何能让自己感觉好一点;也曾询问老师是否想爸爸妈妈;还在午睡的时候把枕头当作爸爸妈妈,在被窝里悄悄地对话。晚上回家,又开始各种哭闹,向我诉说在幼儿园是如何想念爸爸妈妈的,是不是可以不再上幼儿园。尽管一周以后,他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并且表现得像个“三好学生”,回家来仍然是各种耍赖、依赖、哭闹。我们在不在身边,儿子完全是两种表现,他必须要确认我们是不是还足够爱他。也只有我们在的地方,对儿子来说才是安全基地,他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他知道这样是被允许和接纳的)。充好电、调整好以后,又能向外(幼儿园)进行探索了。

但是,对于很多不是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来说,情况也许完全不同。很多孩子在3岁前或者学龄前由父母以外的亲友抚养,因为父母认为他们还小,还不够懂事和记事,所以,这么小发生的事情,对他们没什么影响。而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与此恰好相反。生命个体在越小的时候经历的分离和创伤,对将来的影响越大。对于一个婴儿来说,他最愿意接近的是母亲。母亲的乳房、面孔、声音、怀抱都是不可替代的。我在儿子4个多月的时候就开始了上班、背奶的生活,只有晚上回到家的时候,才能亲喂和陪伴他,而他的爸爸在家办公,常伴左右。但是,我发现,每逢周末我不用赶班车,睡在他身边,儿子会睡得更久。现在儿子3岁半了,比起爸爸身上的味道,他更喜欢我身上的味道。有学者认为,这是十月怀胎的过程中就确定的,母亲是孩子最主要的依恋对象。很多记忆不是凭借意识被保留下来的,还有情绪、躯体……

除非父母双亡或者父母在客观上完全无力抚养孩子,那些早年跟父母之外的人长大的孩子往往经历了不只一次的分离。第一次是和妈妈的分离,第二次可能是和养育者的分离,回到父母身边,还有些孩子可能会经历第三次、第四次的分离,因为他可能经历了不同家庭间的辗转。一个经历过多次分离的孩子曾告诉我说:“我好像是没有退路的。我的背后是空的,好像没有谁可以真正支撑我。听说,大概6个月的时候,我就开始由奶奶抚养。我的爸爸去国外读博士了,妈妈也出去工作了。3岁多,我离开奶奶家去外婆家生活。一开始,哪怕到半夜,我还会哭闹着要回奶奶家。后来,我慢慢适应了外婆家,再去奶奶家却是哭闹着要回外婆家了。我和我的父母不亲,尽管曾经很依赖外公外婆,可等我回到自己家以后,去外婆家的机会就很少了,偶尔回去,外公外婆也开始和父母一样唠叨学习。我们好像也没有之前那么亲近了。”经历过一次次对依恋的破坏,哪里才是他的“安全基地”?

当谈及父母的爱的时候,一个孩子是这样说的:“从理性的层面来说,我知道我的父母是爱我的,不管是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是其他一些人,他们经常会这样告诉我。可是,我感觉不到他们的爱。”

如果“爱”是一种可以被习得的能力,它一定是从被爱开始的。这些孩子,他们有或者曾经有较好的社交能力,但是却在亲密关系中败下阵来。爱与被爱、远与近,对他们来说是个特别难攻克的课题,因为他们更擅长的是“强迫性重复”地选择某类人(这类人在某些方面可能像他们的父母或者其他养育者),然后在和这些人的互动中体验到早年的一些情绪,随后就是分离或被抛弃。他们可能一方面希望尽快建立亲密关系以找到“安全基地”的感觉,但另一方面却总是经历着分离。因为他们在早年体验过的“坚定而温柔”的爱太少了。

而从父母这方面来看,他们很多人在孩子回到自己身边以后,不知道如何和孩子相处。因为他们错过了形成依恋关系的最佳时期,也错过了了解孩子、学习成为父母的最好的时机。于是,他们在向孩子传达爱的路上总是磕磕碰碰、没有章法。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70805/1496654.html

责任编辑:dengyz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