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准妈需特别警惕早产
- 2011/1/27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从正月初一到初六,一间医院一共诞生了129个牛宝宝,其中有10个宝宝是早产儿。看来,过年期间是早产的高发期,豆豆妈(亲子特邀资深妈妈)提醒孕妈咪:预防早产非常重要。
2、牙周炎成孕妈咪早产祸首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病例:一位少妇怀孕之后,家人对其百般的呵护,细心的照顾,可是这位孕妇却突然早产,新生儿体重只有2000克,虽然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仍然留下了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给这个家庭的幸福及患儿今后的成长蒙上了一层阴影。经过详细的检查,口腔科的医生认为,孕妇长期所患的重度牙周炎可能是她早产的祸首。
释疑:
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早产儿与孕妇怀孕期间毒血症以及下生殖道的细菌感染有关系,而现在又发现牙周炎患者牙周的大量细菌可以产生足够的内毒素,并由此而激活淋巴细胞等产生大量的盐性因子。它们可以进入孕妇的血液循环,甚至进入胎盘,对胎儿危害不亚于产道感染。
3、看似安全的药物也会带来早产危险
有病例表明,某些中药(中成药)非处方药含有毒性成分,往往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释疑:
在怀孕初期的三个月内,非处方药物几乎与西药一样,极易引起胎儿畸形、早产、流产或死胎。
列举一些孕妈咪常见的忌用或慎用的OTC中成药:
1、暑湿类药,如十滴水软胶囊,其有健胃、驱风之效,孕妇忌服。
2、眩晕类药,如脑立清丸,其有平肝潜阳,醒脑安神之功,孕妇忌服。
3、头痛类药,如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等,因其含有牛黄等成分,有泻下等作用,易致流产,故孕妇慎用。
4、郁症类用药,如柴胡舒肝丸,其有理气之功,孕妇慎用。
5、食滞类药,如加味左金丸、香砂平胃颗粒、气滞胃痛颗粒(冲剂)、六味安消散等,因其有下气破气、行气解郁之力,故孕妇忌用。
7、便秘类药,如麻仁胶囊、麻仁润肠丸、五仁润肠丸、苁蓉通便口服液等,有较强的攻下之力,会损胎气,故孕妇需慎用或忌服。
8、腹泻类药,如香连片,有行气之功,故孕妇慎服。
9、虚症类药,如附子理中丸(浓缩丸),因其含附子等毒性猛烈的药,故孕妇忌服。
10、冻伤类药,如风痛灵,因其有活血成分,故孕妇慎用。
11、疥类药,如小败毒膏,含有活血通经成分,导致流产,故孕妇忌用。
12、痔类药,如地榆槐角丸、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有疏风活血之功,故孕妇需慎用或忌用。 <<都市女待孕期须慎用药
推荐阅读: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10127/344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