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须知道的婴儿急救措施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1/11/3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看到宝宝出生的那一刻,心中的感动和喜悦真是难以言喻。但随之而来的育儿琐事,却常令新手爸妈感到手忙脚乱!没关系!本文邀请专业护理长为您示范正确的育婴动作,还有小儿科医生为您解答常见的新生儿疑问。

  看到宝宝出生的那一刻,心中的感动和喜悦真是难以言喻。但随之而来的育儿琐事,却常令新手爸妈感到手忙脚乱!没关系!本文邀请专业护理长为您示范正确的育婴动作,还有小儿科医生为您解答常见的新生儿疑问。

  更重要的是,当宝宝不慎发生意外时,为了争取急救黄金时间,您也需要学会最新的婴儿急救措施!

  ◆ 婴儿急救篇

  爸妈不可不知!

  A. 异物梗塞处理(婴儿哈姆立克急救法)

  1、先将宝宝口中异物去除。

  2、将宝宝翻身为“头低脚高”的姿势,一手扶住宝宝脖子,放在大腿或前臂上,另一手用手掌根部,由上往下拍打宝宝的两个肩胛骨之间,连拍五下。

  3、然后将宝宝翻回正面,两个指头并起,在宝宝乳头联机处的“下方”连压五下。

  4、重复步骤2和3,直到宝宝将异物吐出。若宝宝情况变差、失去意识时,就须开始做CPR急救,并打119求救。

  B. 婴儿急救CPR

  医生表示,过去行之已久的急救教学口号是“叫叫ABC”,但因为国内外研究调查发现,几乎只有一成民众敢做口对口人工呼吸,以至于在迟疑是否为患者做人工呼吸的同时,也延误了下一个急救步骤-为患者压胸的黄金时间;因此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公布最新的CPR(心肺复苏术)步骤为CAB,将Compressions(压胸)移到最前面,除了出生一个月内的新生儿不适用之外,其他婴幼儿与成人急救都改采CAB步骤。刘医生表示,最近的趋势是简化CPR的内容,让儿童与成人的急救差不多,这样才能让民众不害怕CPR,也不会因为记太多而搞混。

  注:新生儿(指出生一个月内的宝宝)需要更精确仔细的急救方法,才不会伤及宝宝脆弱的身体;通常会需要做CPR的新生儿多半是早产儿或有其他先天异常(例如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这样的宝宝在出生后一个月内几乎不太能出院,且出院前家长都必须通过医护人员的急救测验才能将宝宝带回家。因此,本文中所说明的婴儿急救CPR是适用在一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当然,若是出生一个月内的一般宝宝需要急救时,为了争取黄金时间,在救护车到达前家长还是可以使用本文的CPR做法先为宝宝急救。

  【二人组急救做法】当家里有两个人时,可以按下述步骤搭配合作。

  叫:先拍宝宝肩膀,叫宝宝名字,确认宝宝是否有意识;若无意识,便继续进行下一急救步骤。

  叫:一人先去打119,留下一人开始做压胸。

  压胸:在宝宝乳头联机处的“下方”,用双手大拇指连压30下,速度约为每分钟100下,也就是比秒针速度快一点;压的深度大约是4公分,约为宝宝身体厚度的1/3。要注意的是,每一下都需回弹至原高度后才继续压。

  畅通呼吸道:压胸30下后,另一人(打完119回来)接着把宝宝的头后仰,也就是“压额抬下巴”,让宝宝呼吸通畅。若这样做之后宝宝仍无法自行呼吸时,就继续做下一步骤(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大人的口同时盖住宝宝的口鼻,吹2口气。注意,吹气时需同时观察宝宝的胸部是否有起伏;若无,表示呼吸道未畅通,需要重新畅通呼吸道并再吹一次。吹足2口气后,若宝宝仍无呼吸或是不会动,就继续重复C、B,也就是压胸30下、吹2口气,直到宝宝有反应(有呼吸或是会动)为止。

  ※ 压胸和吹气不可同时进行。

  ※ 勿放在太软的床上进行急救,否则压胸的力道会不足,效果不彰。

  ※ 若不太会吹气,就一直压胸,直到救护车抵达。

  【一人组急救做法】当家里只有一个人时,需稍微调整一些步骤。

  1、先拍宝宝肩膀,叫宝宝名字,确认宝宝是否有意识;若无意识,便继续进行下一急救步骤。

  2、两指并起,在宝宝乳头联机处的“下方”开始压胸30下。

  3、压胸后,另一手将宝宝的头部后仰,开始吹气,一边吹一边观察宝宝的胸部是否有起伏。吹足2口气后,若宝宝仍无呼吸或是不会动,就继续重复压胸、吹气的循环。

  ※ 当只有一人时,为了争取黄金急救时间,须待重复做“压胸30下+吹2口气”5次之后(或做2分钟之后),才去打120喔!

  送医急救注意事项

  家长在打120急救电话时,要注意:

  1、 勿多言,直接说重点,例如:宝宝没呼吸了、宝宝没心跳了……。不要讲一堆前因后果,以免耽误急救时间。

  2、 务必说清楚地址,及最快到达的走法。

  3、 在救护车到达之前,要继续帮宝宝急救。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11103/436381.html

责任编辑:李颖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