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团儿童自述早6点练功
- 2013/1/31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开始两年最辛苦。每天要面对斑驳的玻璃镜十多个小时,拿顶、跟斗、形体、压腿、开胯……孩子们七嘴八舌说了一大堆杂技的"专业词汇".杂技对学员要求比较苛刻,柔软、力量等身体素质又非一日之功,很多动作都要练习数十次,数百次,甚至数千次。
训练回来,电视就是度日子的工具。阿雄看得很入迷,他来杂技团两年多了。阿雄还有个4岁多的弟弟,也来团里一年多了。他们是贵州人,父母在东莞企石打工,今年他们还没见过爸妈,爸妈要赚钱盖房子,他们说,很想爸妈。
团里跟阿雄一样的还有三十几个孩子,他们来自安徽、贵州、河南和湖北的偏远山区。"家里太苦,出来有肉吃!"一个6岁的孩子说。
孩子进团里包吃包住,四年后可演出了就发工资。
虽然团里一年给家长报销一次看望孩子的路费,但来的不多。尹春燕团长的老婆方萍说,有几个孤儿在家没人管才被送过来,但过了四年有工资可领了,管的亲戚就多了,都想给他管钱。
方萍对这些孩子很好,孩子们也很懂事,有时,他们出外演出,看到好吃的,都会买给她吃。恬甲一村的老人们很喜欢这些孩子,说他们懂事有礼貌。在团里大家都互爱互助,坐车时,大家一定会让一个哑女孩先选座位。
除了练功外,孩子们每天有三个小时的时间学习语文和数学,每周四还有两个外国哥哥姐姐来教英语。
66岁的尹团长教语文课,其实他也没学过,每一个字都是自学的。他9岁时就学杂技,1978年后有了自己的大篷车。直到2003年,到东莞演出时,被棣甫张公祠吸引,就留了下来,一留就是十年。
春节又快到了,按照往年的惯例,他们应该开始忙了。而今年工厂普遍不景气,演出也少了很多。冬天演出少,孩子们可以少受些罪,但杂技团不景气,他们又要多吃些苦。
推荐阅读: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30131/897248.html
情感
保健
养生
心理
保健
疾病
教育
保健
心理
保健
婴儿
幼儿
保健
生活
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