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太快对宝宝伤害大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3/5/23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在临床工作中,可以遇见有的孕妇生孩子特别快,几个小时就结束。有的生得就特别慢,进产房20多个小时,都换了三班医生,仍没有生出来。在产后休养的大房间内,新妈妈们谈论着自己的分娩过程,谁都希望自己生得快一点,以为生宝宝是越快越好,自己受痛苦的时间短。

  在临床工作中,可以遇见有的孕妇生孩子特别快,几个小时就结束。有的生得就特别慢,进产房20多个小时,都换了三班医生,仍没有生出来。在产后休养的大房间内,新妈妈们谈论着自己的分娩过程,谁都希望自己生得快一点,以为生宝宝是越快越好,自己受痛苦的时间短。事实上,生孩子是越快越好吗?让我们看看分娩的自然规律。

  分娩的全过程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直到胎儿、胎盘娩出,我们叫做总产程。一般初产妇需要十多个小时,经产妇需要4~5小时。正常分娩过程被人为划分为三个产程,便于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第一产程

  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是指从产妇出现规律性的子宫收缩开始到宫口开大10厘米为止。规律性的子宫收缩是指每10分钟内出现2~3次宫缩,以后随着产程的进展,宫缩间隔时间逐渐缩短到2~3分钟一次,持续时间逐渐延长。一般初产妇因宫颈较紧,宫口扩张较慢,需11~12小时。经产妇宫颈较松,宫口扩张较快,需3~4小时。

  宫口扩张的速度是不均匀的

  潜伏期:宫口扩张3厘米以前,叫做潜伏期,平均2小时宫口开大1厘米,最慢速度每4小时开1厘米。潜伏期大于8小时,产科医生会给予休息,然后酌情点滴缩宫素。潜伏期大于16小时,意味着难产,改为剖宫产。

  活跃期:宫口扩张3~10厘米,叫做活跃期,宫口扩张速度加快,平均每小时宫口开大2厘米,最慢速度每小时开大1厘米。活跃期大于4小时,要给予休息,酌情点滴缩宫素。活跃期大于8小时,预示难产。

  专家提醒:第一产程,尤其是在潜伏期,宫口扩张较慢,孕妈妈们不要着急。

  急产

  总产程小于3小时称为急产,总产程超过24小时称为滞产。这两种情况都是关系到母婴安全,无论是急产还是滞产对母亲和宝宝都有不良影响,需要引起产科医生的注意。

  医学上对急产的界定则为:初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的速度大于5厘米;经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速度大于10厘米。

  急产的诱因

  一般正常的状况下,产妇分娩需要一、二、三产程。在第二产程的时候,子宫口完全打开,胎膜破裂,羊水流出,由于胎头下降,压迫直肠,产妇因此有排便感。此时,宝宝马上就要娩出了。尽管产程时间是因人而异的,但初产妇在这个产程时,一般也需要1~2小时,经产妇会很快(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整个分娩全程,从腹痛开始到生产结束,不应少于3小时。不足在这个时间的,就属于急产。

  引起急产的原因有很多。如:早产,孕29~36周,多见于18岁以下或40岁以上的孕妇;孕妇患有贫血、甲亢、高血压等疾病;有胎儿过小、双胎、胎位不正 、胎盘异常等情况。

  急产的表现

  孕28周以上的孕妇,突然感到腰腹坠痛,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有排便感(甚至有孕妇如厕用力排便,而将胎儿娩出的)。

  短时间内就出现有规律的下腹疼痛、破水、出血、出现排便感、甚至阴道口可看见胎头露出。

  急产对宝宝的危害

  1.胎儿窘迫。由于急产时的宫缩力度过强、频率过快,产妇子宫收张的间隔太短,会导致胎盘血液循环受阻,未娩出的胎儿很容易在子宫内出现缺血、缺氧的状况,进而发生宫内窘迫。

  2.新生儿损伤。胎儿出生过快,由于宫内和外界压力的变化,很容易造成宝宝皮肤下的毛细血管破裂,急产的宝宝面部发红紫,有细小的出血点就是这个原因,而严重的还会造成头部的血管破裂,发生颅内出血。严重者将新生儿生在厕所,发生坠落伤。

  新生儿头颅血肿是由于分娩时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留在骨膜下所致。表现为一侧头骨部出现一肿物,有弹性或坚硬,边缘清楚,不超过骨缝线;也可双侧发生,还偶见于后枕骨和前额骨部。它常在出生后数小时甚至数天之内出现并逐渐增大,但当出血达到一定程度时,血肿自身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起到了压迫止血的作用。

  专家提醒:新生儿头颅血肿它不会给宝宝带来任何不良的后遗症。除非同时存在颅骨骨折及脑实质的损伤。值得注意的是,要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洗浴时切忌揉搓,勿经常挤摸。睡觉时避免压迫血肿处。更不应抽出血液,以防感染。一旦出现局部发热红肿、体温增高等化脓感染表现时,应及时送有儿科的综合性医院处理。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30523/952913.html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笑笑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