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自然分娩 降低剖宫产率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3/8/1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支持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它是一种手术,早在四个世纪以前就因为它的神秘和惊人的死亡率成为外科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到21世纪又因它的“普通”及惊人的使用率而再次热炒。每一个家庭都会面临繁衍后代,许多女人已经经历而更多的女人即将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没有一个外科手术能牵动如此广泛的关注,它就是剖宫产。

  关于剖宫产的起源,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公元前8世纪罗马法律规定死于妊娠晚期的妇女要开腹取出胎儿,也就是施行这种手术是从即将死亡的孕妇身上开始的。古代神话认为经腹出生的人是英雄,超自然的。医学文献记载最早的是1581年一位医生报道了14例成功为存活孕妇施行剖腹手术分娩。但是直到20世纪初,这种手术的死亡率高得惊人,1865年英国报道为85%,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出血和感染。剖腹产最重大的改革是1926年一位妇产科医生提倡子宫下段横切口技术,自此死亡率大大降低,这种术式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麻醉、抗生素的使用等相关技术发展,拓宽了剖宫产的使用范围,国内外剖宫产率均逐步升高。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的5%左右上升到90年代初的20%,目前大多数医院报道大约在40%~60%,有的医院甚至高达70%~80%。我国高剖宫产率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关注。远离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剖宫产率必须在15%以下的要求,国内各界专家也纷纷呼吁,保护、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

  我们与发达国家比差距有20年

  湘雅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伍招娣教授说,剖宫产率的上升不是一个纯医学问题,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我国目前95%是初产妇,生育年龄也逐步后推,医生为减少产伤及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的阴道助产技术,已逐步废除如高位产钳等助产方式,加之孕产妇家属相信剖宫产既省事又安全等诸多原因,造成了我国剖宫产率无节制地直线飙升。

  伍教授说,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开始努力将剖宫产降到合理水平,瑞典、挪威等国家剖宫产率目前在15%以下,日本在10%以下,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的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同样居世界最低水平。

  客观评价剖宫产的利与弊

  伍教授提出,单纯依靠剖宫产来达到“母子平安”是不正确的。这里让我们将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做一个比较。首先从孕妇的角度来看,据国内外数据统计显示,剖宫产产妇死亡的相对危险度比阴道分娩高7倍以上,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麻醉意外、出血及栓塞性疾病。术后母亲发生盆腔炎、月经不调、腰痛、异位妊娠等现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而且选择剖宫产的妇女将来避孕和再孕都比自然分娩的产妇麻烦得多。剖宫产的妇女产后必须严格避孕3年,避孕不好,作流产时比较麻烦,且剖宫产的妇女由于子宫上有疤痕,再孕容易造成疤痕破裂。从经济角度比较,剖宫产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要比阴道分娩高许多。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由于剖宫产母亲手术后头几天的母乳喂养需要有人帮助,加之术后肠功能恢复慢,正常饮食晚,所以开始会有母乳不足,孩子营养因此得不到良好的保障。分娩过程对婴儿是一次神经系统及心肺功能的良好训练,而且是安全过渡必不可少的过程。据比较,剖宫产的小孩智商与阴道分娩比较没有差异,但情商却低于正常分娩的孩子,表现在人际交流、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中剖宫产孩子要多于阴道分娩的孩子。

  降低剖宫产迫在眉睫

  是否除了剖宫产就无法保障母婴安全?是孕产妇对医生缺乏信任感了还是孕产妇没有正常生产的能力?在一项随机调查中,93.6%的孕妇期望阴道分娩,但担心分娩疼痛,担心胎儿安全。这也证实了只要我们的医务人员在生产中能增强人性化服务,如无痛分娩、家属陪伴等,大部分孕妇还是愿意选择正常分娩的。

  伍招娣教授指出,剖宫产率的上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降低剖宫产率更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一些管理部分试图通过一刀切的方式,给各大医院产科剖宫产率订出一个20%的达标数,在执行中是有一定难度的。譬如一位有严重妊高症的高危孕产妇,通常会选择医疗技术较安全的三级甲等医院,这类医院的高危孕产妇收治率要比妇幼保健院高得多,自然剖宫产率也要相应高一些。但无论如何,只要真正为母子着想,在高质量的产科综合服务基础上,逐步降低剖宫产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推荐阅读:

阴道松弛是否与分娩方式有关

自然分娩更利于产后体型恢复

导致分娩时难产四因素

阴道松弛是否与分娩方式有关

四个小妙招让轻松分娩不在痛

分娩止痛 准妈咪如何施行

分娩麻醉常识

患者分娩应保存脐带血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30801/969672.html

责任编辑:游游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