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床责骂反而加重病情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3/8/8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  统计资料表明:约16%的5岁儿童和10%的7岁儿童患有遗尿症。“遗尿症在儿童中其实很多见,目前只有少数的遗尿症患儿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治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蒋小云教授告诉新快报记者,很多父母觉得尿床不用治,误认为“等孩子长大了就会好”,一拖再拖,直到孩子上学了才引起重视,甚至十几岁时才去治疗。或者“病急乱投医”,孩子无法得到正规诊疗。这种“等等看”的态度往往导致不必要的痛苦。

  “这么大的孩子三天两头尿床,一说就哭,真拿她没办法。”一提起孩子尿床的事,王女士就满脸无奈。女儿玲玲8岁了,从小尿床。王女士说,原以为小孩子大了,自然而然就不会再尿床了,谁知过了6岁,没好转。儿科专家告诉王女士,这么大的孩子尿床其实是一种病,医学上叫做“遗尿症”。

  “尿床”是第三大儿童创伤性事件

  统计资料表明:约16%的5岁儿童和10%的7岁儿童患有遗尿症。“遗尿症在儿童中其实很多见,目前只有少数的遗尿症患儿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治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蒋小云教授告诉新快报记者,很多父母觉得尿床不用治,误认为“等孩子长大了就会好”,一拖再拖,直到孩子上学了才引起重视,甚至十几岁时才去治疗。或者“病急乱投医”,孩子无法得到正规诊疗。这种“等等看”的态度往往导致不必要的痛苦。

  虽然遗尿症儿童每年的自我缓解率为10%-15%,但不能缓解的患儿其遗尿的严重性随年龄增加而加重,还有2%-3%的儿童会持续至成人,甚至可能终身。

  除了加重病情外,儿童遗尿症还使患儿因尿床感到羞愧、沮丧和自卑,表现为性格孤僻、内向、敏感。

  轻度尿床不必吃药,行为疗法可以控制

  蒋教授表示,儿童遗尿症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病因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是抗利尿激素分泌障碍;第二是觉醒障碍与神经系统发育延迟,尿感信号无法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大脑;第三是膀胱功能障碍;第四是遗传。调查发现,抗利尿激素(24:00-4:00是分泌高峰)在夜间出现分泌障碍是目前儿童遗尿症的主要原因。

  对于轻度遗尿症,可先观察2-3个月,通过行为疗法并加以饮食指导,比如控制晚餐、睡前饮水量,少吃利尿、凉性食物,适度进行憋尿锻炼等,一般可控制住病情发展。中重度遗尿症,除了行为疗法外,还要配合服用一些药物。用药三个月后减量观察,如果复发再行用药。而对于遗传性的遗尿症,目前还没确切找到致病染色体和对付方法,可能要终身用药。

  “一旦患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的夜遗尿门诊接受治疗,最好在学龄前开始,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明确病因,选择最合适的治疗策略”。目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专门设立了儿童夜遗尿症门诊,逢周二开诊。

  新快词典

  儿童遗尿症

  儿童遗尿症,俗称“尿床”。国内对遗尿症的定义为:小儿≥5岁,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2次/周,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在临床上解释为:5周岁以上的孩子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

  特别提醒

  家长打骂训斥会加重孩子病情

  家有“尿床仔”,家长们都不会省心。在此,蒋教授特别提醒家长,应避免说教、训斥以及在人前提起孩子尿床的话题,以免刺激孩子的感情,否则会加重孩子病情。“孩子越怕尿床,往往越想越尿。”家长应该:

  ●少给孩子吃凉性和利尿食物。可适当吃些温补类食物如糯米、山药、黑芝麻和优质蛋白。

  ●夜间饮水限制。晚餐让孩子尽量吃干食,少喝汤水饮料。睡前更要少喝水,禁止喝饮料、牛奶、豆浆和吃水果。

  ●睡前排空膀胱,睡前两小时不看刺激性影视、不打游戏。

  ●适度憋尿锻炼。白天孩子意识清醒状态下,喝水后有尿意时,可有意识忍耐10-20分钟后再去排尿,锻炼膀胱肌肉的控尿能力。

推荐阅读:

“尿床大王”不可怕

又尿湿了 宝宝尿床几时休

缓解宝宝尿床的按摩法

小孩尿床治疗方法

如何医治尿床

让宝宝告别尿床的十个方法

如何顺利改掉孩子尿床毛病

必知!大孩子尿床的六大危害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30808/971009.html

责任编辑:可可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