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恢复大难题解决办法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3/8/23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产后恢复大难题 时尚妈妈们应如何应对

  怀孕了,妈妈们固然很高兴。但是在高兴的同时,也在苦恼着。因为,大家都知道。怀孕的女人脾气比较暴躁,易怒,也比较多疑和缺少安全感。这是有原因的。不是因为她们比较娇贵。而是因为她们变得不自信了。身材走样了。皮肤变差了。

  产后护肤小妙招

  怀孕期间,孕妈妈体内分泌的雌激素较多,雌激素增多会导致妈妈的皮肤黑色素沉淀、长斑。尤其是在皮肤的皱折处如脖子、腋窝、外阴、腹股沟等这些地方,会明显地看到颜色加深。同时由于妈妈在产后身体还是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新陈代谢较慢,新妈妈体内的毒素无法快速地顺利排出。

  1、两款产后美白小偏方

  妈妈们在哺乳期间,因为跟宝宝很亲近,所以在这段时间不能使用美白的化妆品。网络上流传各种美白小偏方,小编推荐两个比较有效的方法给大家。

  方法一:牛奶喷雾。一小杯的牛奶加上是牛奶的三倍分量的纯净水,勾兑在一起,倒进喷雾瓶中。平时感到皮肤干燥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喷一下,注意最好每天换一次,防止牛奶变质引起的皮肤过敏。

  方法二,白醋洗脸。白醋对宝宝不存在威胁,同时它也是美白的好帮手哦,用醋水洗脸可以增加皮肤细胞的水分和营养,恢复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可以软化角质层。

  在白醋里面捣入中药白术适量调和,密封浸泡一星期。每天洗脸后,擦试面部长斑的地方,还可以令脸上的斑逐渐消除、隐退。

  2、身心要得到充分地休息

  睡眠对皮肤很重要,妈妈们在哺乳期间,晚上想要舒适的睡眠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妈妈们在白天空闲的时候可以补一下眠,例如下午小睡一会。妈妈们的休息时间一定要固定,以利于更好地调理自己的生物钟,让身体去适应你的生活节奏。

  同时,爸爸也要帮忙照顾宝宝,而不应该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妈妈的身上。如果家里的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请保姆来帮忙处理家务。要注意的是,妈妈们不要养成睡眠不规律的习惯,即使有时候可以不必按时起床,但也不要睡懒觉,因为睡眠的规律性和睡眠时间的长短同样重要。

  新妈妈要学会调整情绪,特别是在哺乳期间。要保持身心放松,不要多度地紧张、焦虑宝宝的事情。如果长期处于紧张、恐惧、压抑的状态,皮肤就会变黑变黄、皱纹加深、而且还会过早地衰老。

  3、多吃一些美白的食物

  妈妈哺乳期间,宝宝喝奶会吸取妈妈的营养,这样子就增加了妈妈身体的营养负担。皮肤暗淡无光的原因之一就是营养缺失和脾虚失健。

  小编建议,妈妈们平时可以多吃些薏米煮燕麦,薏米具有很好的美白功效。要多吃有美白作用的食物:番茄、西瓜、橙子、山楂、柑橘等,这些食物更有利于皮肤的代谢。

  平时在家里,可以弄蜂蜜柠檬水,它对皮肤好。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美白皮肤的神奇功效,还可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增强皮肤的活力和抗菌力。同时,蜂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因此,它既有利于妈妈的美白又有利于宝宝的营养吸收。前提是,蜂蜜一定要是纯天然的。

  4、按摩面部也会起到美白的作用

  按摩脸上的穴位,同样也能起到神奇的美白功效。在按摩前,妈妈们先把手彻底清洁;按摩的时候,最好就是早晚洗完澡之后进行,按摩贵在持之以恒。

  第一步:头仰望天空露出你的脖子。用手背平滑地按摩你的脖颈,先上下再左右让脖颈得到彻底的放松。这个可以平缓压力的热身动作持续30秒钟。接着从你的下颚骨开始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地向上挤压按摩并微微夹紧面部组织至耳垂处,此动作得坚持不懈地重复5次。第二步: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肚,从鼻梁沿着面颊按摩到耳朵的上方。坚持10秒再从反方向按摩回来。这样能使你的面颊减缓松弛。

  第三步:用食指和中指摆出“V”的胜利手势。闭上双眼,食指放在眉毛下面中指放在眼睛下面,用指肚轻轻地来回按摩。这样有助于消除眼袋。

  第四步:根据你额头的宽度,用三根或四根手指温柔地来回按摩额头。从一边太阳穴慢慢地按摩到另一边的太阳穴。这样可以有效帮助你清理脸部多余的纹理。

  准妈妈们,请相信自己的眼光。自己的丈夫不是那种肤浅的人。他很爱你,也很爱这个家。所以,只要你安心做好一个快乐的孕妇就好了。稍稍保养下自己就够了。丈夫会明白的。做好该做的就行了。相信我,按照以上的方法去做,你会找回自信的。

推荐阅读:

产后恢复身材的小诀窍

产后妈咪恢复的攻略

产后大肚子如何恢复

欲辣妈 产后恢复需全面

剖腹产怎么恢复身材

自然分娩更利于产后体型恢复

产后肌肤恢复调理指导

产后恢复骨盆的小动作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30823/973430.html

责任编辑:游游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