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易出现的五种状况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3/10/12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若能在事前多阅读相关资讯,或许可让自己不会那么紧张!以下是宝宝在出生1个月内最容易出现的让妈妈紧张的5种状况,妈妈掌握了宝宝的情况以后,便可以轻松应对忙乱的产后新生活了。

  若能在事前多阅读相关资讯,或许可让自己不会那么紧张!以下是宝宝在出生1个月内最容易出现的让妈妈紧张的5种状况,妈妈掌握了宝宝的情况以后,便可以轻松应对忙乱的产后新生活了。

  1.宝宝出现黄疸?!

  “宝宝的皮肤和眼睛怎么看起来黄黄的?是不是有黄疸啊?”“小宝宝的黄疸指数偏高,需要让他住院接受蓝光照射……”

  状况释疑~宝宝都会有黄疸吗?

  当胎儿在母体时,血液中所代谢的胆红素会通过胎盘到达母体,借由妈妈的肝脏帮忙代谢。刚刚脱离母体时,宝宝的肝脏还无法立刻自己处理胆红素,无法顺利代谢胆红素,而引起皮肤、眼白泛黄,于是就会产生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分为2种:

  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只出现黄疸,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宝宝的吃奶情况和精神状况都良好,黄疸会在1~2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时足月儿的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

  2.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得早,宝宝生后24小时内就开始出现黄疸,并且持续的时间长,出生2~3周后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mg/dl。黄疸的程度较重,宝宝皮肤呈金黄色,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以及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

  妈妈帮手~学会观察黄疸的程度

  1.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时,应立即送医院,考虑新生儿溶血症。如治疗延误,可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死亡或核黄疸。

  2.即使是出生后2~3天出现的黄疸,妈妈也应注意观察黄疸加重的程度。如黄疸持续超过1周(早产儿超过2周),或者黄疸不仅不减轻反而加重,应该立即宝宝去医院,以免发展为病理性黄疸。

  3.对有黄疸的宝宝,应注意检查其脐部及皮肤有无化脓性感染。还要注意观察宝宝的一般情况,如食欲、精神反应、呼吸等,如有异常,应考虑感染引起的黄疸。

  4.要注意大便的颜色,如果大便呈深黄色,提示血液中的红细胞被破坏过多;如果大便由黄白色渐呈黄色,常提示肝脏功能不正常;如大便呈灰白色或白陶土色,说明胆红素未随胆汁从胆道中流出,要考虑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可能。

  2.宝宝还要剪指甲?!

  “不是说新生儿不能剪指甲吗?”“可是他的指甲长得好快啊,老抓来抓去的。”

  状况释疑~常给宝宝剪剪指甲

  新生儿的指甲长得比较快,并且新生宝宝的手脚经常会乱舞乱抓,不小心就会抓破娇嫩的皮肤,所以需要妈妈经常给新宝宝剪剪指甲。有些妈妈不敢也不会给新生儿剪指甲,就将宝宝的两只小手包起来或戴上手套,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做可影响宝宝手部精细动作的发育。因此,防止新宝宝抓破皮肤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经常给他剪指甲。

  妈妈帮手~剪指甲小窍门

  婴儿的指甲剪应该是钝头、前部呈弧形的小剪刀;剪指甲时一定要抓牢宝宝的手,避免因晃动而弄伤宝宝,可以在宝宝睡觉时进行;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宝宝的指甲,另一只手拿着剪刀从一边沿着指甲的自然弯曲转动,剪下指甲,不要剪得太深,以免伤到宝宝;摸摸指甲,不要有棱角或尖刺,以免宝宝抓伤自己;如果不慎伤了宝宝,要立刻用消毒纱布或棉球止血,涂抹点消炎药膏即可。

  3 新生儿筛检出现阳性?!

  “新生儿筛检结果出来了,有一些项目是阳性,请您尽快带宝宝回医院复查……”“怎么会这样呢?能不能治?是不是要打针吃药……”

  状况释疑~也有可能是假阳性

  当新手爸妈得知“宝宝的筛检结果出来了,……是阳性,需要回医院复查”,心中必然忐忑不安。新生儿筛检是维护宝宝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很多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需要早期筛检,但是初检结果阳性,不一定就代表宝宝生病了,医生会经过复查,并且根据宝宝的情况下诊断,妈妈不必太过担心。

推荐阅读:

开发新生儿智力应注意些啥?

新生儿五大感官发育需早教

新生儿喂养的九个“不当”

分娩两分钟影响宝宝一生健康

谁来陪产更利产妇健康?

装修与胎儿健康的关系

八招教你养出健康卵子

10个健康“受孕”小妙法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31012/980174.html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苏菊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