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的几种常见错误观念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3/11/27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一般流传的很多关于怀孕的观念,都在迷惑着女性们,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小编发现在一些准妈妈有人对怀孕现象常常有着错误的认识,在此总结一下常见的错误理解:

1.验孕棒呈阳性反应就是正常怀孕

20%准妈妈错误认为验孕棒呈阳性反应就是正常怀孕

很多人会自行购买验孕棒检测,一旦呈阳性反应,就确认是正常怀孕,未再请医生确认。直到6~8周后异常阴道出血、下腹疼痛,才匆忙到医院求诊。验孕棒呈阳性反应不一定是正常怀孕,有可能是子宫外孕或葡萄胎等不正常怀孕。

一般而言,怀孕6周后从超声波大概可看到胚囊及听到心跳,若是超声波看不见胚胎,但又验出怀孕,就要强烈质疑是否为子宫外孕,需要进一步抽血检测beta-HCG怀孕指数来判定。

医生提醒:看到验孕棒的双红线,先别高兴得太早。

2.有经血来潮代表没有怀孕

5%准妈妈错误认为 有经血来潮代表没有怀孕

有些妇女的月经量突然变少,天数缩减,跟过去比有时间差别,到门诊来咨询,医生诊断有怀孕可能,却大呼不可能,直到验孕之后,才确认怀孕。

她们多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有月经来,怎么还会怀孕?”

事实上,怀孕初期的出血不一定是月经,这两者有点像,常被混淆。如果月经量跟间隔天数都改变,不可掉以轻心,没有避孕的妇女随时要警觉怀孕的可能,且留意用药。

医生提醒:有见红不一定是月经。

3.流后后验孕呈阳性不一定是怀孕?

20%准妈妈错误认为流产后3周到1个月之内验孕又呈阳性反应,表示又怀孕

一般在人工流产后的1个月之内,以验孕棒检测尿液还是会有阳性反应,这是因为子宫内膜里残余胚胎的组织细胞还是会分泌绒毛膜激素,浓度通常会慢慢消失,所以能够试验得出来,大概至少要1个月后才会恢复正常。

根据临床数据显示,流产后3个月内最容易怀孕,大概是子宫曾怀孕所以有“调校”过,比较容易再度接受胚胎,也比较容易着床。

医生提醒:流产者想要再度怀孕,一定要好好把握流产之后的3个月的黄金期。这是流产后想再怀孕的方法。

4.怀孕后可开始补充大量的叶酸,以预防胎儿脑神经血管缺陷

80%准妈妈错误认为不用验孕棒,直接用超声波来确认怀孕最准确

大家都知道补充叶酸可预防胎儿脑神经管缺陷,所以有很多人在怀孕后,就开始补充大量叶酸,希望胎儿健康正常。实际上,12周前,胚胎的营养不是由妈妈那儿获得,而是从卵黄囊得到,卵黄囊要到12周之后才会形成胎盘,供输胎儿营养。所以,要预防脑神经管缺陷,必须在怀孕前3个月就开始补充叶酸,而怀孕后补充,只能当做补充妈妈的维生素,对预防胎儿脑神经管缺陷并无预防功效。

医生提醒:12周以前只补妈妈不补胎儿。

5.用超声波来确认怀孕最准确?

30%准妈妈错误认为不用验孕棒,直接用超声波来确认怀孕最准确

要确认怀孕与否,验孕棒是个初期诊断相当有效的工具。因为超声波诊断上有其条件限制,若要使用阴道超声波检测怀孕,准妈妈血液中的绒毛膜指数需达1600以上,才能看到胚囊,而腹部超声波则至少在绒毛膜指数达6000以上才能进行。而绒毛膜指数只要到达100~200,从验孕棒就可以得知,且验孕棒的准确度已高达99%。有时验孕棒呈阳性反应,但胚胎还太小,所以超声波是照不出来。

医生提醒:来门诊还是会用验孕棒先检测确认怀孕与否。

6.吃了感冒药就要终止妊娠?

10%准妈妈错误认为不用验孕棒,直接用超声波来确认怀孕最准确

若从最后一次月经算起满5个星期后,胚胎才会开始发育,之前的药物对其影响不大。

一般感冒用药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提出的怀孕用药分类中属于B或C类,且一般感冒用药的时间短且剂量不大,对胎儿的影响并不大,虽然不敢百分之百保证没问题,但有风险不必然致畸胎。更何况即使不吃药,畸胎率仍有2%~4%,所以胎儿畸形不一定就能肯定是药物引起的。

医生提醒:其实环境中的许多因素也都有致畸胎的可能。

7.孕早期没有孕吐,可宝宝有问题

40%准妈妈错误认为怀孕初期没有孕吐,可能是宝宝有问题

孕吐是个人体质对怀孕的反应,有的人吐得很厉害,有的人完全没有,并不是说有吐的就表示宝宝发展得比较好,没吐的就代表发展有问题,不能根据吐不吐来检验胎儿发展的好坏。

有些准妈妈本来吐得很厉害,后来就不吐了,就会质疑胎儿的发展。其实,怀孕3个月之后,孕吐症状就会慢慢解消,本来就属正常状况,与胎儿好坏无关。

医生提醒:有孕吐跟宝宝发展好不好没有关系。

8.怀孕初期要多运动比较好

10%准妈妈错误认为怀孕初期要多运动比较好

有些准妈妈胎盘着床的位置比较低,甚至有出血,医生都希望这些准妈妈能够多卧床休息,但是她们却表示,怀孕应该要多活动才不会影响生产,而质疑卧床的建议。

事实上,在怀孕初期胎盘着床多不稳定,一般医生若建议准妈妈多休息,一定是有特别的原因,因为若是超声波看到子宫里有小血块的状况,一定要多休息,以免发生早产或流产的问题。

运动或卧床没有绝对,要视准妈妈本身的状况来决定。

医生提醒:怀孕初期能多休息就多休息。

9.怀孕后应少动、多休息、多卧床?

70%准妈妈错误认为怀孕后应少动、多休息、多卧床

准妈妈如有出血、子宫收缩不正常等异常,需卧床、少运动,但是没有上述问题者,可多运动。如果准妈妈在孕前已有运动习惯,可将量减半;平常就没运动的准妈妈,选择散步就好。

准妈妈若想游泳,则需看周期及准妈妈本身状况:12周后到26~27周之间,最适合游泳,33~34周可能会有假性阵痛,只要次数不频繁,还是可游泳,36~37周之后要避免。

练瑜伽的准妈妈则要注意频率及强度,避免激烈弯曲或压迫子宫的姿势,尤其孕期的前3个月及最后1个月。

医生提醒:若怀孕状况稳定,最好持续运动。

10. 怀孕期间不可以吃药?

90%准妈妈错误认为怀孕期间不可以吃药

一般药物有分A、B、C、D、X五级:一般维生素属A级,只要正常剂量都可使用;大部分感冒药都属于B级;70%~80%的抗生素为C级;D级则不建议使用,使用D级药物只有在好处大于坏处的情况下,如抗癫痫药物;X级是绝不能使用的,如抗癌药物。

怀孕服用A、B、C级药物,属安全范围。一般医学药点对80%以上的药物都会做分类,可去查书或看用药说明有无注明。若是准妈妈不确定,最好还是询问医生。

医生提醒:看到医生在查药典,千万不要惊讶,医生也得确认药物的分类。同时,那只是为了更好地对待准妈妈的病情以及孕期状况!

11.怀孕要多进补,一人吃两人补

20%准妈妈错误认为怀孕要多进补,一人吃两人补

怀孕需有限的进食,维生素虽可补充,但不代表就能多吃。准妈妈若是吃得太胖不仅行动不方便,更有产生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的可能,提高难产几率,食物上要避免高淀粉、脂肪及加工食品。一般怀孕期体重约增加12公斤以内,而较胖的准妈妈则不需要到12公斤。

美国内科学会曾建议,怀孕前的BMI值在20~26,怀孕期间最好增加11~16公斤;BMI值在26~29之间,约增加11~11.5公斤;BMI值超过29的人,至多增加6公斤即可。

医生提醒:怀孕并不代表可以想吃就吃、吃得越多越好哦!

12.怀孕初期就吃要安胎药?

10%准妈妈错误认为如果准妈妈身体没有问题,没必要吃安胎药。

目前医学实证报告还未显示,刚怀孕时,中药成分是否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再者,在对中药的来源及成分不明的情况下,有无不良黑心中药或含有对身体胎儿有害的成分,如汞、铅或其它重金属,都还不清楚中药,贸然吃下去,反而有可能毒杀胚胎,适得其反。

医生提醒:不要盲目地信任安胎药以及不经医生诊断、开方而擅自服用。

13.怀孕前3个月一定不能有性行为吗?

70%准妈妈错误认为怀孕前3个月一定不能有性行为

怀孕早期3个月还不稳定,约25%的准妈妈会有阴道出血,每6个就可能有1个发生流产,包括不知道自己已怀孕的早期流产。所以,有些人认为性高潮会引发子宫收缩、出血或流产,尤其是初次怀孕的准妈妈常将性行为当成禁忌。

其实,初期要进行性行为只要遵守几个原则,如没有出血、没有腹痛、不能太激烈、太深入、太频繁、时间不能太长等,适当的性行为还是可以的。正常情况下,一个星期1~2次,都不会引起太大问题。

医生提醒:曾有研究指出,怀孕前3个月老公出轨率比较高。

14.射精在子宫里会影响胎儿吗?

70%准妈妈错误认为射精在子宫里对胎儿感染或造成破水

正常的子宫是隐蔽的,一般都会阻挡外来的东西,除非准妈妈有子宫闭锁不全,才可能因无法阻挡外来的异物而受伤。而且,胎儿有羊膜包着,不会跟外界接触,受精液而感染是不可能的。此外,精液是蛋白质、果糖之类的物质,射在子宫内也会流出来。

大多数有破水的准妈妈即使没有性行为也可能会受感染,跟射精与否无关。只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后期的子宫接受器比较多,而精液里有些成分会让子宫容易收缩。

医生提醒:做爱做的事最好还是戴避孕套。

15.怀孕蛀牙了也不能看牙医吗?

90%准妈妈错误认为怀孕蛀牙不能看牙医,因手术、打麻药对胎儿不好

许多准妈妈担心照X光或局部麻醉会对胎儿有影响。其实,怀孕看牙医、打局部的麻药或拔完牙齿吃抗生素,都属安全范围。需注意的是,蛀牙拔牙因有伤口,可能会感染细菌,所以建议牙齿手术最好在孕期5~7个月进行最安全。若要进行根管治疗,建议到生产后再做。因为根管治疗属侵入性,辐射比较多。照X 光需考虑周数及剂量,不过,牙齿的局部X光都是安全。

医生提醒:有研究指出,妇女有牙周病及牙齿问题,应该尽量在怀孕前诊治好,不然怀孕时有3成会造成早产现象。

有时候一个错误的认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所以大家一定认真的学习科学的怀孕知识,做到万无一失。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31127/985733.html

责任编辑:苏菊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