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孕妇产前忧郁冬季恐加重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5/2/2 来源: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 妈妈们怀上宝宝、生下宝宝都不容易啊!而且在产前可能还会患上产前忧郁症,为了生下宝宝,孕妈可谓是身心都受到了影响。研究人员根据研究发现,孕妈的产前抑郁,也许还和季节有关,在萧条的冬季可能症状会加重!

一、孕妈咪抑郁没精神,这也许跟季节有关
 
怀了宝宝的孕妈咪“天蓝”最近可谓是精神不佳,本来怀了宝宝之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跟怀孕前的活力四射有着天壤之别。冬天到了,这种懒洋洋没精打采的状况竟然愈发严重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孕妈咪本身就容易感觉疲劳
 
如果你要问孕妈咪在怀宝宝那段非常的日子里,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估计她最可能的回答是打盹。
 
这种情况在怀孕初期和怀孕最后三个月尤为明显。而这种让孕妈咪难以抵制的疲劳是非常自然的,同时也是个好迹象,说明你的机体在努力地工作着,在体内你有一支建筑队伍,日夜不停地在子宫里建造你孩子的生命支撑系统。
 
孕妈咪的这种疲惫是由胎儿引起的。脑部供氧越来越少,血压下降,正在长一种新的器官(胎盘),从汗腺到肾脏排泄系统工作加倍。另外,体内保留的液体正在使体重迅速增加。如果消化困难,就有可能患了低血糖。
 
2、秋冬季感觉疲劳也许跟季节有关系
 
除却上面的因素,我们也不能忽视特殊季节本身的因素。
 
秋冬季节,昼短夜长,人们接受的日照时间变少,这种变化下,人体脑内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增多,这种褪黑激素直接抑制脑内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合成。而“5-羟色胺”俗称叫“情绪的稳定剂”,它的减少可直接或间接导致一部分人抑郁情绪的产生。
 
人体内的褪黑素和五羟色胺分泌失调,浓度不高,人就容易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因为这种激素有调节人体内其他激素含量的“本领”。当它分泌多时,人体内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在血中的浓度降低,这两种能唤起细胞兴奋的激素减少,使得细胞兴奋性降低,变得不活跃,人就会处于抑制状态,情绪低沉,总感觉疲惫。
 
如果孕产妇以自我为中心、神经质、情绪不稳定、社交能力不良、性格内向,再加上冬季本就是抑郁症高发的季节,那么发生孕产期抑郁的概率就会比较高。
 
二、“冬季抑郁症”解读
 
季节性情绪失调(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简称SAD),是因天气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情感障碍或情绪失调,多在秋冬季出现,隆冬时节表现得更为突出,在国外经常把它俗称为“冬季忧郁症”。
 
“冬季忧郁症”多见于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以及平素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大多数的SAD患者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有良好的健康状态,但在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的季节会感到忧郁的症状。在北纬30度以北或者南纬30度以南,SAD显著存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也有调查指出,约3%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冬季里会出现精神不振、烦躁、焦虑、嗜睡等问题,这一现象在大城市中更为突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冬季忧郁症。在年龄介于20岁至40岁的患者中,患冬季忧郁症的患者男女比例约为1∶4。
 
冬季抑郁症并不属于什么病症,它只是一种因天气变化而产生的情绪失调,因此孕妈咪(特别是职场孕妈)即使有类似症状,也不要过于惶恐不安。在日照少的冬季,晒晒太阳是孕妈咪防治冬季抑郁症的最好办法。
 
三、孕妈咪冬季易疲劳该怎么办?
 
·冬季阳光难得 抓住机会多晒太阳
 
冬季天气阴冷,阳光很难得,因此孕妈咪遇到有阳光的日子就要抓住机会,走出门去晒太阳。
 
1、冬天晒太阳能够帮助孕妈咪获得维生素D,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
 
2、冬天晒太阳能够预防皮肤病。皮肤适当的接受紫外线的照射,可以有效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加皮肤的抵抗力。
 
3、冬天晒太阳还能够增强孕妈咪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活力。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
 
4、日光在调解孕妈咪生命节律以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晒太阳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调节中枢神经,从而使人体感到舒展而舒适。
 
5、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提高造血功能,从而防止贫血。
 
·尽管寒冷,也要多出门运动、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冬天天气虽然寒冷,也不可总是窝在家里不出门。俗话说得好“窝也窝出病来了”,孕妈咪想要精神不那么疲累,就要多出门运动、呼吸新鲜空气。通过运动,体内的新陈代谢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会使孕妈咪情绪开朗、精神愉快。
 
孕妈咪们在冬季要多出门运动、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并且多多晒太阳,都会让你的心情变好的。各位不要让不好的心情来影响自己和宝宝啦!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50202/1028954.html

责任编辑:骆凤春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