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记得分类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5/8/26 来源:搜狐母婴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把一个坏苹果和一个好苹果放到一起,好苹果会加速变坏的时间。人也是一样,特别是孩子,他们没有判断能力,因此要格外注意孩子周边的环境和朋友。

 
  “并且还造成了一个糟糕的副产品,”我对她说,“你儿子对游泳的兴趣也明显减少了。”
 
  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意义的故事,它经典地显示,一个好苹果(对游泳的兴趣)是怎么被一个坏苹果(打喷嚏事件)给感染的。
 
  并且,在和刘太太和她的丈夫的交流中,我发现,限制儿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B以迫使他在事情A上向妈妈让步,已成了刘太太一个最常用的“教育”方法。结果可想而知,壮壮的兴趣爱好点明显有日益减少的趋势。
 
  “那我该怎么办?”刘太太问我,“难道就听任他做了错事也不道歉?”
 
  刘太太这样问,就好像是,她面临的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听任儿子打喷嚏不道歉,要么就是用不去游泳做威胁以迫使儿子道歉。
 
  当然不是这样,因为除了这两个选择外,还有其他许多种选择。仅仅在如何面对儿子打喷嚏这件事上,就有许多种选择,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智慧去面对这件事。
 
  但无论如何,应有一个原则,就是把打喷嚏不道歉这件事当成一件独立的事来看待,而不要掺杂进其他事情,否则很容易产生“坏苹果效应”,让挫折扩大化,本来只是打喷嚏不道歉一件小事,但最终却弄成了儿子险些离家出走的大事,还制造了一个副产品――小家伙对游泳的兴趣减少了。
 
  “民主手法”摧毁了儿子的学习兴趣
 
  假若这个事件不是发生在妈妈和儿子之间,而是发生在两个大人之间,那么一方使用这样的手法,另一方可能立即会质问:“你想要挟我吗?”
 
  这的确就是要挟,并不会因为是妈妈和儿子的亲密关系,这种要挟的味道就减少了,壮壮之所以那么生气,就是感觉到自己是被要挟了。
 
  这种要挟的手法,看来在我们这个国家非常流行。上个周日,我去丽江花园参加报社举办的一个活动,随后和几个家庭聊了一会儿,结果发现,要挟的手法在这些家庭中非常常见。
 
  梁太太有一个上初三的儿子,很乖,很听妈妈的话。他学习上很努力,也很少上网,每次想上网都会征求妈妈的意见,如果妈妈不在家,他就很自觉地不上网。梁太太描绘儿子的情况时,周围的妈妈们发出羡慕的惊叹。
 
  不过,梁太太也有自己的苦恼,“他是很努力,但自己没什么兴趣,缺乏主动性,所以学习效果不好,成绩也不怎么样。”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50826/1161353.html

责任编辑:王晶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