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又做错了?这些小毛病你身上有吗
- 2016/2/20 来源: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家长报怨孩子身上有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比如:做事慢吞吞、爱粘人、脾气不好,见人不打招呼等等,其实孩子这些小毛病有一些是因为孩子天生气质的特点使然,而更大的可能性往往是家长的问题。
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家长报怨孩子身上有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比如:做事慢吞吞、爱粘人、脾气不好,见人不打招呼等等,其实孩子这些小毛病有一些是因为孩子天生气质的特点使然,而更大的可能性往往是家长的问题。
问题一: 孩子没有礼貌,见到人不愿意打招呼。
分析:
1)天生气质是适应性比较慢的孩子,在见到陌生人、到了陌生环境因为需要时间适应环境,还处于内在的调整过程中;
2)可能是耳濡目染,从爸爸妈妈或身边人那里学来的;
3)如果是偶然的情况,可能是孩子当下的情绪和状态不太好。
关于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说的孩子不一定会做到,父母做的孩子才会去做。当孩子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没有礼貌,见到陌生人不愿意打招呼,父母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社交模式,自己在生活环境中是否是善于交际与人沟通联络的。在一个父母说话全部轻声细语的家庭中,是培养不出说话喜欢大呼小叫的孩子的。反之,家长平时就不注意对长辈的态度,那么孩子自然而然也有样学样,不懂得尊重长辈。
如果父母平时的示范很好,当然这里的示范不仅仅是在孩子面前怎么做,而是父母平时的行为模式是否一致,如果都很好,那么就很可能是孩子的天生气质,关于天生气质适应性的问题在科学育儿前面的文章有讲过,大家自己翻来学习一下就好。
如果孩子平时做的很好,只是最近一段时间有异常或只是针对某个人不太一样,那么父母就要细心的去观察并找时间与孩子沟通,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问题二:孩子缺乏自信,很多事情明明想做,却不敢去尝试
分析:
1)父母给到孩子的建议比鼓励多。
2)父母对孩子做的事情的结果往往评判性居多。
关于家庭教育:
许多父母错误的认为孩子需要的就是教育,而教育更多的就是灌输和简单的说教。当孩子有事情需要解决时,父母想当然的认为孩子不会做,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不顾孩子的意愿就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和想法。
对于孩子来说,成功体验会成为他继续尝试新事物的动力之一,同样失败的体验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弥足珍贵的,关键是每一步都是孩子自己通过思考和努力完成的。孩子的自信有一个很重要的认知就是来源于我知道通过我自己的努力我是可以做到的。凡事都由父母帮助做决定、做选择的孩子是很难建立起自信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对于孩子尝试的结果是什么样的态度。如果父母只看结果,孩子成功了家长就表扬赞美,如果孩子失败了就指责、评判,同样会打击到孩子的自信,会导致孩子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
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关注孩子做事情的过程,在做的过程中有好的地方就表扬、鼓励,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果孩子需要可以适当的指导,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结果是好的还是不好的。简单一句话就是父母要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60220/1264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