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惊厥怎么处理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6/11/11 来源:《亲子》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宝宝惊阙是新生儿或婴幼儿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病。对宝宝伤害十分的大,当然导致的原因包括了后天的病理因素,以及产道上的感染酿就。那么宝宝惊阙怎么处理,如何预防宝宝惊阙.

当检查出得了宝宝惊阙病症之后,家长除了悲伤之余还要拾起对宝宝惊阙病的治疗信心。当然宝宝在患病期间,都会发生惊阙的症状,所以及时的处理宝宝的惊阙症状,是家长最要掌握的事。所以家长都要了解一些护理和处理宝宝惊阙的方案。

宝宝惊厥怎么处理

宝宝惊厥怎么处理

一:宝宝惊厥原因

婴儿惊厥原因通常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属于感染方面的: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有各种脑炎、脑膜炎;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有败血症、中毒性菌痢、肺炎等。还有一种是由于发高烧引起的惊厥,叫做高热惊厥。例如3岁以内的小儿,患上了呼吸道感染等病,发高烧的初期,也会发生惊厥。

除了感染引起惊厥以外,还有代谢性、中毒性、器官疾病等原因引起的。代谢性的原因,有低血钙、低血糖、维生素B1或维生素B6缺乏症、低钠血症、低镁血症等,中毒性的原因,有乱用过量的中枢神经兴奋药,如氨茶碱、抗组织胺药物等,农药1605、1059、敌敌畏、敌百虫、乐果等中毒,也会引起惊厥。

属于器官性疾病的原因:有脑部疾病如脑外伤、脑瘫、大脑发育不全,也有因心、肝、肾等疾病引起的。导致小婴儿发生惊厥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

1.高热惊厥,小婴儿当体温升至39℃以上,特别是接近40℃时,由于大脑发育不够成熟,非常容易出现抽风。

2.低钙惊厥,小婴儿血钙过低时,神经兴奋性增高,较易出现手足搐搦症。严重时还可伴发喉痉挛,非常危险。此时应从速静脉点钙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孩子发烧,并伴有其它神经系统症状。

产伤后遗症,分娩时有颅内损伤、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小婴儿,可出现抽风。先天性代谢异常或先天畸形,较少见。一旦在家里出现惊厥,家长一定不要慌乱,不要用力拍打或摇晃孩子,也不要把孩子搂在怀里。赶紧将孩子平放在床上,不要枕头,侧卧位,使口腔分泌物能顺利流出来,不至呛到气管。如抽动频繁可用拇指甲剌激宝宝的人中穴(鼻唇沟的中央)。待情况稍稳定后,即送医院诊治。

宝宝的惊阙复发性突然,一些家长面对宝宝社突然产生的抽阙,总会措手不及。其实家中有惊阙现象的宝宝们,家长要学习一下应及宝宝发生惊阙的急救措施,避免宝宝错过最佳的治理时间。

二:宝宝惊阙怎么处理

1.让患儿平卧在没有硬物件的地板或床上,不要垫枕头,把头偏向一侧,以便唾液或呕吐物可以顺利流出口腔,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气道通畅。

2.快速解开患儿的衣服扣子,然后用大拇指按压人中穴位(在鼻唇沟中点)。

3.孩子惊厥时,肌肉会出现紧张,此时不要强行去按压,以免造成骨折或肌肉和软组织损伤。

4.惊厥时间超过5分钟,要尽快就近送医。抽筋止住后,再视情况送往大医院治疗。

5.首次高热惊厥发生后,再次发生惊厥的可能性会增加。因此,家中要常备退烧药,随时监测体温并及时退烧。

6.惊厥发生后,有不少家长会强行撬开孩子的口腔,将筷子放入上下牙之间,其目的是防止咬伤舌头。殊不知,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有可能造成口舌损伤,或者导致乳牙脱落掉进气管内,有窒息的危险。

宝宝惊厥怎么处理

宝宝惊阙怎么处理

宝宝的惊阙让家长们感到心力交卒, 看到宝宝症状突发的症状,一些家长都不忍直视,所以妈妈们要了解相关导致宝宝惊阙的病因,及时的做好预防工作。

三:怎么预防宝宝惊阙

1.加强护理和小儿体格锻炼。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多让小儿到室外活动,使机体能适应环境,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要注意营养。小儿除了奶类饮食以外,还应当及时添加辅食,比如鱼肝油、钙片、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以及各种矿物质,不能让小儿饥饿,以免发生低钙和低血糖性惊厥。

3.要适当合理用药,防止小儿误服有毒的药品。

4.加强看护。防止小儿撞跌头部引起脑外伤,更不能随意用手打小儿头部。如果小儿发生了惊厥,要让小儿侧卧,解开衣领用手帕裹压舌板或者把筷子放在上下齿之间,防止其咬伤舌头;要让小儿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如果惊厥的小儿发高烧,可以用凉水、井水或者30%-50%的酒精擦浴,或者用冷盐水灌肠,并且用安乃近滴鼻或者肌注退烧针剂。惊厥不止的,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宝宝的惊阙,让家长力不从心。但是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家长只有在宝宝的症状上,做一些能让宝宝减少惊阙发生的护理工作。还有就是在怀孕前要掌握一些预防宝宝惊阙的不良因素。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youer/yehl/20161111/1417245.html

责任编辑:jingzhou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