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知道的产科医生建议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2/11/6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现在很多女性,在怀孕期都会阅读很多关于怀孕的书籍,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正确的孕期知识呢?在这里,妇产科医生告诉我们不得不知道的孕期秘密。

  b.肚子越来越大了——保持体形、健康身体和充沛精力的5个建议

  有经验的助产士都很清楚,相比那些在怀孕过程中增加了太多体重的孕妇,保持身材适中的孕妇分娩会更轻松。

  9 让坚果给你力量:如果你是职业女性,整天在路上奔波,必须给自己时时充电。坚果是补充能量的理想零食。但一次食用不可超过40克—坚果虽然能为你的细胞提供足够的动力,但它也含有很多脂肪。

  10 对于准妈妈来说,每天30分钟的运动是安全而且健康的:只要你不属于高危产妇,那么每天30分钟左右的适当运动是合适的。

  这里的“适当运动”包括散步、游泳以及慢速地骑静止自行车。不过,医生还是警告你要避免有可能让你摔倒或引起流产的“危险运动”,包括篮球和骑马。

  11 避免增加太多体重:孕期体重的过度增加会直接导致产后的肥胖。据调查,孕期体重增加超过标准值的妇女在产后一年间患肥胖症的几率是其他准妈妈的4倍。那么孕期体重增加多少是正常的呢?医生的建议是:怀孕前体重正常的妇女,在怀孕后体重增加10~15公斤就属于正常。

  12 最好不喝酒:虽然不是说喝酒一定会导致不好的后果,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在孕期的哪个阶段喝酒以及喝多少的量才是安全的。所以,你最好的选择是——不喝!

  13 吃对东西,对抗孕吐:恶心和呕吐几乎是每个准妈妈在怀孕的早期必须要经历的过程。稍微调整你的饮食习惯会让这种状况得到缓解。建议你将通常的一日三餐改为一日六餐,这样做是为了保证你的身体不会感觉太饿或者太饱。在床头柜上,在你随身的包里带点小饼干、蔬菜片之类的零食,可以在感觉需要的时候随时吃一点。还有一个有用的经验:将吃和喝分开,这样可以避免刺激到你敏感的胃。

  c.离预产期还有两个月——顺利分娩的5个建议

  这些是来自专业人士的小窍门,可能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你,但真的很有帮助。

  14 多喝水: 每天喝8~12杯水虽然难免会让你多跑几次洗手间,但是很值得。充足的水分会缓解孕期多发的便秘,为生产时将大量流失的水分做储备,还有助于减少早产的可能。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是会帮助你的身体“生产”充足的乳汁。

  15 小零食降低早产的危险:与孕早期时时要与恶心的感觉作斗争不同,你的身体已经习惯了怀孕的状态,饮食也早就恢复了正常的一日三餐。

  这个时候,我们建议你,如果能在正常的三餐之外再加两次零食会对健康地度过孕期很有帮助。医生们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准妈妈连续13小时不进食(包括睡眠时间),早产的可能性会增加30%。这是因为空腹和饥饿的感觉会给身体造成压力,如果这种情况重复出现,会引发一系列的身体反应,包括肌肉的收缩,从而容易导致早产。

  16 向医生提问:与你的妇产科医生保持良好的关系是你健康度过孕期的最好保障。如果你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任何的担忧和疑虑都可以毫不犹豫地向医生提出,千万别想“这个问题会不会很傻”。

  17 提前了解“成为父母“的未来:一位大夫曾经告诉我们:当年轻的父母们带着他们出生不久的宝宝回医院做常规检查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心里都对自己正在面对的一切充满了惊讶。所以,在宝宝还未到来之前提前了解三口之家的新生活是非常必要的。跟你周围的爸爸妈妈们聊聊,提前了解在宝宝出生后,尤其是出生的头两个月你可能会遭遇什么状况,可能会需要什么帮助,是否需要提前请一位亲戚来家里帮忙。

  18 一个月之前,一切准备就绪:在怀孕36周之后,宝宝就可能随时到来。所以,你需要比预产期提前一个月做好准备。带去医院的包收拾好了吗?叫车电话你有吗?谁会在月子里照顾你?

  d.分娩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分娩过程变轻松的10个建议

  19 选择合适的人陪伴你生产:如果有条件,你可以考虑在分娩时要求“导乐”的陪伴。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选择导乐分娩的妈妈的剖腹产率降低了50%,止痛药剂的使用率降低了30%,她们分娩所需要的时间也减少了25%。

  20 分散注意力:平均而言,初产妇通常经历的分娩时间是12~14小时。所以,当宫缩开始时,你要努力保持平静。如果你从第一次宫缩开始就非常紧张,数着每一次宫缩,因为每次疼痛而大口呼吸,那你很快就会觉得疲惫和不能忍受。

  所以,这个时候要想办法放松。散步、淋浴、给花浇浇水……都能帮你忘记一些不适。

推荐阅读:

28个建议助你顺利度过怀孕期

了解怀孕期同房的注意事项

孕中的“性福感” 你得到了吗

解决怀孕孕中期贫血的方法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21106/832108.html

责任编辑:孙云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