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宝宝学走路的方法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3/6/4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一般接近一岁的宝宝都开始学走路了,但是由于是人生第一次学习走路,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安全是必须要注意的。

   一般接近一岁的宝宝都开始学走路了,但是由于是人生第一次学习走路,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安全是必须要注意的,以下介绍几种宝宝学走路的方法,给家长们参考参考。

  一、宝宝学走路的方法

  1、从爬行开始:爬行可以锻炼宝宝腿部肌肉的张力和力量,有利于学步。经常让宝宝在地板或硬的垫子(太软的平面不利于宝宝练习)爬行,可利用玩具进行诱导。

  2、做做仰卧起坐:要练习宝宝的肌力,还可以与宝宝做仰卧起坐运动。宝宝仰卧,妈妈拉着他的双手做以下动作;坐起--站立--坐下--躺下,如此反复几次。注意、拉宝宝的双手不能太用力,以防用力不当造成宝宝脱臼。

  3、蹬蹬腿脚:双手托住宝宝的腋下,托起宝宝,让他做蹬腿弹跳动作,练习宝宝腿部的伸展能力。

  4、抓拿玩具,攀攀爬爬:站立是走的前提,将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与宝宝高度差不多的沙发或茶几上,鼓励他扶着站起来抓取玩具,还可以把玩具放在沙发上或拿在爸妈的手里,鼓励宝宝攀爬。

  5、练习放手站立:宝宝开始会因为害怕不愿意放手站立,爸妈可以递给宝宝单手拿不住的玩具,如皮球、布娃娃等,让宝宝不知不觉放开双手,独自站立。也可以把玩具放在另一边,逗引宝宝转动身体,独自站立。

  6、扶走训练:让宝宝在可以扶走的环境里活动,如让他扶着墙面、沙发、茶几、小床、栏杆、学步的推车、轻巧的凳子移步。爸妈还可以在宝宝身后,扶住宝宝的胳膊,带动他向前迈步走,慢慢地过渡到握住宝宝的一只胳膊让他自己走,可以配合口令,以调动宝宝的兴趣。注意不能牵拉或提起宝宝的前臂让他行走,这样容易造成宝宝脱臼。

  7、蹲在宝宝的前方:当宝宝扶着会走后,爸妈可以蹲在宝宝的前方,展开双臂或者用玩具,鼓励宝宝过来,先是一两步,再一点点增加距离。等宝宝敢走后,爸妈可以分别站在两头,让宝宝在中间来回走。

  8、少抱多走:不要把宝宝抱着不放,或者把他困在一个地方。应多给宝宝自由活动的机会,鼓励他四处游走,进行探索。清理杂物和容易发生意外的物品,给宝宝一个安全的空间。

  9、安慰+鼓励:宝宝学走路时,摔倒是不可避免的,爸妈不宜过度紧张,过度紧张反而会加剧宝宝对学步的恐惧。当宝宝学步跌倒时,妈妈应给予安抚和鼓励,让宝宝有安全感。

  10、营养储备:多给宝宝吃含钙食物,保证宝宝骨骼的正常发育,为学步加分。

  宝宝学走路,家长最担心的莫过于孩子的安全了。那么,要如何保证学走路孩子的安全呢?

  二、宝宝学走路的安全保障

  1、摇晃期

  有时候妈妈拉着宝宝学走路,宝宝却突然大哭起来,手臂也不能动了。专家说,这种现象在宝宝刚开始摇摆着走的时候很普遍,是因为牵拉的时候,手臂关节脱臼了。

  宝宝手臂要是脱臼了千万别转,也别揉,找专科医生将关节复位,很快就好。但是,如果一直采取这种牵拉的保护方法,造成手臂习惯性脱臼,就会严重影响宝宝肘关节的发育。

  妈妈对宝宝学走时的保护和鼓励是最关键的,其实最好的保护是站在宝宝身后,扶住他的掖下随着他走,但这样半蹲着你会很辛苦,所以不妨用一块布围住宝宝的前胸,你从后面提着布来帮他找平衡,这样就省力多了。或者,在宝宝初学步的时候,让他在学步车里练习,车的四面都有保护,他想走想坐都可以,大人不但可以把自己解脱出来专心守着他,而且还不用担心他会摔倒。

  2、扶物行走期

  宝宝慢慢找到了走的“感觉”,两条小腿儿开始用力抬高,向前迈步而不是蹭步。

  宝宝能这样走的时候,你可以把学步车撤掉,让宝宝练着扶着床沿或扒着小车走,大人在边上看着别让他摔了就成。

  如果你不放心让他扶着东西走,还可以把双手放在他掖下,但要让他独立走,手劲儿慢慢变虚,直到慢慢松手。

  3、独立行走期

  宝宝开始下意识地挣脱妈妈保护的手臂,自己独自摇晃着走了。虽然走起来有点深一脚、浅一脚,但你完全不必担心。

  宝宝自己走需要一个心理过程,一开始有玩具逗他,他会很感兴趣,但最怕的就是摔倒。倘若只是没站稳坐在地上,那妈妈一定要鼓励他自己爬起来,这样他就会很勇敢地接着走,而且会很爱走;倘若摔得很严重,甚至受伤,他就会害怕,很长时间不敢走,这是很正常的防御反应,最好是慢慢鼓励他,缓一段时间再走。

  教宝宝走路需要耐心和爱心,他们会感觉得到的,语气要温柔,并且适当鼓励表扬,就算他还很小,但是对于表扬是知道的,他反应出来的开心表情还会让你惊讶呢!

推荐阅读:

解析幼儿教育中的五大误区

强制宝宝学走路越帮越忙

幼儿家教秘笈 养成好宝宝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30604/957341.html

责任编辑:苏少泉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