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给孩子的健康建议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3/6/1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六一儿童节到了,为了孩子的将来和健康,为了孩子能快乐成长,父母要起到榜样和引导的作用。以下几点建议供家长们参考,也算是给孩子的六一礼物吧。

  六一儿童节到了,孩子们欢乐的时光来了,一边期待着能收到家长的礼物,一边期待着爸爸妈妈会带自己去哪里游玩,游乐场或是动物园?小宝贝们穿着新衣衫,做一天真正的小王子小公主,吃什么玩什么我说了算!不过,欢乐的基础还是要注重健康哦!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遗传、环境、行为等,其中行为和生活方式尤为重要。一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从小逐步形成的,而且往往会持续影响一生。因此,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培养,不仅给孩子现在的健康带来即时影响,也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和幸福。

  孩子的举止言行首先是模仿成年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彬彬有礼,孩子肯定也懂礼貌、讲文明;有着满口脏话的父母,孩子的语言很难文明。

  对于健康而言也是同样,健康是有家庭聚集性的。父母不爱运动,孩子大多也不喜欢运动;父母经常不吃早餐,孩子也就如此。父母不爱吃的食物,就不会去购买,孩子也就没有机会品尝这些食物。家里口味重的,孩子盐的摄入量也会超过建议量,不利于健康。作为父母,如果每天长时间看电视,抽烟、喝酒,经常吃快餐,喝含糖饮料,不运动,孩子也就效仿。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会对自己的健康带来危害,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其实,很多家族病并不仅是遗传而致,而是因为一个家庭整体的不良生活方式所致。

  为了孩子的将来和健康,为了自己的健康,父母要发挥好言传身教的作用。

  以下几点建议供家长们参考,也算是给孩子的六一礼物吧。

  让孩子参与食物的采购

  家长购买食物时,应该让孩子积极参与。其实,选择食物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的好时机。让孩子认识不同的食物,家长应该借此机会,给孩子介绍这些食物的营养特点。例如,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奶类的营养全面,含有丰富的钙,有利于骨骼的健康等等。这样,在生活中循序渐进地给孩子灌输了营养健康知识。这也需要家长不断学习和积累,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也在营养知识方面“充了电”。

  让孩子参与食物的烹调

  目前,很多成家的80后,做饭成了件很难的事情。有些小伙子都觉得能娶到一个会做饭的姑娘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到处炫耀:“我娶的老婆会做饭。”这在十几年前都被看做是一件可笑的事。但同时,也该让我们做父母的反思了。

  许多父母不让孩子参与烹调食物的过程,怕孩子伤着、烫着。其实,参与食物的准备、烹调,不仅可以让孩子加深对食物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简到繁,让孩子学会一些菜肴的烹调,同时把清淡饮食、少油少盐的健康理念带给孩子。孩子终归要长大,要离开父母,也会为人父母,你连最起码的做饭都没教会孩子,你让他们怎么面对自己的新生活和自己的后代呢?

  让孩子参与餐具的摆放

  吃饭时,一些家长把一切准备好后再请孩子吃饭。天长日久,孩子习以为常,觉得父母这么做是自然的事情。其实,生活中应该让孩子参与摆放餐具、端菜盛粥的过程。同时,给孩子传授些就餐的礼仪,如入座的次序、夹菜的方式等。尤其是家里来客人时,更应该让孩子参与招待、照顾客人的过程。

  给孩子选择食物空间

  有些孩子吃饭时挑挑拣拣,喜欢吃的吃不够,不喜欢吃的一点不吃,这和家长从小的喂养行为有关。过早给孩子添加食物,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容易出现偏食、挑食。在孩子偏食或挑食时,家长不要去评价;在平时也不要说孩子最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等等,那样反而会在不知不觉中强化孩子的这些行为。

  这时家长应该做的就是,自己保证不挑食的同时,无意中强调,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摄入的重要性等等。

  不用食物奖惩孩子

  有些家长把食物作为奖惩孩子的手段,孩子考试成绩好了,就奖励买巧克力或吃快餐等。结果,孩子就会逐渐喜欢上这些食物、吃快餐。因为,吃不仅仅是满足身体营养需要的事情,还是一个享受快乐的过程。很多引起孩子美好回忆的食物,孩子肯定会念念不忘、会强化记忆,如此势必会造成孩子对某类食物的偏食。

  营造欢乐,注重健康

  每天留出陪伴孩子的时间,积累感情,享受快乐生活。不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时刻,在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都在身边,付出最珍贵的父母爱。除了让孩子快乐成长,健康也是家长们最关心的,家长们陪孩子欢乐过六一之外还要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

推荐阅读:

用“加减乘除”搞定婴幼儿食物

六一儿童节秒变拼爹大会

专家教你如何让幼儿远离性侵

幼儿园六一儿童节不交钱没礼物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30601/956261.html

责任编辑:苏少泉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