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过大危险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3/7/19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   不少孕妈都会受到家庭传统观念的影响,胎儿越大越有福,因此,在怀孕期间总是大补特补,孕妈肥大的同时,胎儿也变成“大胖儿”了。其实,这些都是传统观念在作祟,胎儿过胖,对孕妈及宝宝都是麻烦事一件。

   不少孕妈都会受到家庭传统观念的影响,胎儿越大越有福,因此,在怀孕期间总是大补特补,孕妈肥大的同时,胎儿也变成“大胖儿”了。其实,这些都是传统观念在作祟,胎儿过胖,对孕妈及宝宝都是麻烦事一件。

  怀个“大胖儿”,不仅孕妈肿的难受,胎儿出生也会让顺产变得不可能。超过8斤的婴儿只能选择剖腹产,从而引发的并发症,一旦处理失妥,严重者会造成胎儿死亡。因此,孕妈需有理性观念,胎儿并非越大越好。

  一、家家都想生个“大胖儿”

  对很多家庭来说,做梦都想抱上“大胖儿”。从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古代父母直接用胎儿的出生重量进行命名,如“5斤2”,“7斤3”等,似乎胎儿越大越有福气,也更容易养活。而且家长一般看到胎儿体重太小就会担心胎儿的健康,并且希望胎儿最好的白白胖胖的

  其实,这已经是一种落后并且迷信的说法了。旧社会的时候,很多孕妈是由于营养不良而造成胎儿弱小,过于弱小的娃娃出生后更不容易养活,所以会希望腹中宝宝越大越好。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孕妈基本不会存在以上的问题了。

  另一方面,巨胎儿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联系,如父亲或母亲身材高大、体重过重或体格健壮的,生下巨婴的可能性较大。医生提示,体重大于标志体重的为巨大儿,并不是一种正常的胎儿情况。

  二、胎儿过胖,母亲宝宝均麻烦

  1、大胖儿,可能会让孕妈难产。

  正常大小的胎儿都是通过母体的骨盆娩出的,但由于巨大儿的胎头大而硬,往往会导致孕妈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阴道过度伸张或撕裂易造成子宫脱垂;

  (2)分娩期的延长造成产后大出血,危及产妇的生命;

  (3)剖宫术后引发的伤口感染、腹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等症,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产妇死亡。

  2、大胖儿,引发的并发症更多。

  (1)巨大儿在分娩时由于身体过胖、肩部过宽,通常会卡在骨盆里,通过勉强的牵拉过程易引发骨骼损伤,有时因为时间的延长,还会发生窒息,甚至造成胎儿死亡;

  (2)剖宫产术后的巨大儿易发生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和其他疾病。剖宫产的新生儿因未经产道挤压,不易适应外界环境的骤变,不能及时排出呼吸道液体,肺部的并发症明显高于顺产分娩者。

  三、如何测出你的宝贝是不是胖娃娃

  胎儿的体重是评估胎儿成长的重要依据。妊娠的前3个月,主要是透过测量胎儿头部至臀部的距离来计算胎儿的身长(公分)。但由于胎儿卷曲的姿势、骨架的大小都可能造成结果的误判,因此,医学上会以体重而非身长作为评估胎儿成长的依据。产科大夫会通过四步摸诊,检查母亲的宫高、腹围。B超可以测量孩子头的大小、腿有多长,另外还可以测量头围和腹围,这样初步估计出孩子的体重。

  临床上常用双顶径大小来判定孕13周以上的胎龄,孕晚期可根据双顶径的大小估计胎儿的大小和体重。股骨长径可与双顶径一起估计胎儿大小和体重,当两者相加大于17厘米时,有巨大儿可能。按一般规律,双顶径的大小在怀孕5个月以后,基本与怀孕月份相符,也就是说,怀孕28周(7个月)时双顶径约为7.0cm,32周(8个月)时约为8.0cm,以此类推。怀孕8个月以后,双顶径平均每周增长约为0.2cm为正常。

  孕妈咪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判断,自己腹中的宝宝究竟是否胖娃娃哦。如果胎儿增长过快,一定要咨询妇产科医生的建议,及早做出诊断。

  四、预防巨大儿,孕期进补别太过

  1、注重健康,均衡摄入营养。

  孕妈进补有规律,不同时期孕妈需要补充的营养也不一样:

  孕早期,胚胎尚小时,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可以谷物、蔬菜、水果为主。

  孕中期,胎儿的生长加速,各器官系统处于分化奠定阶段,孕妇的热量消耗和所需要的蛋白质比正常人增加10%~20%,因此食物要以乳品、肉类、蛋类、豆类、蔬菜、水果为主。

  孕晚期,处于胎儿骨骼发育、皮下脂肪积贮、体重增加的阶段,孕妇除摄取适当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类食物外,还可适当增加脂肪性食物即可。

  2、适当的运动有助生产。

  孕妈不要整天待在家里坐着或躺着,一方面容易因为肠胃缺少蠕动而造成便秘,另一方面也容易因为吸收的营养过多囤积而导致孕妈发胖、胎儿过大。

推荐阅读:

叶酸为胎儿正常发育保驾护航

胎儿头脑发育的关键期

孕期贫血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

孕妇肥胖胎儿也会胖吗?

孕期伤害胎儿的六类食物

妈妈爱美对胎儿的好处

胎儿发出的9种求救信号

夏天孕妇中暑会不会伤害胎儿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30719/967180.html

责任编辑:游游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