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补钙太多会分娩难?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3/8/17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胎儿所需要的钙通过准妈妈获得,即使准妈妈缺钙,胎儿仍然要从准妈妈吸收一定量的钙。

  为什么那么多80后的女性不生宝宝呢?大多数原因是因为怕痛。顺产会痛,会阴侧切会痛,剖腹产更痛。样样都是痛。既然痛是在所难免的,那么我们就想办法把痛苦减到最低。补钙是件好事,但是体内有太多的钙是件好事吗?太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吗?

  准妈妈缺钙抽筋又掉牙钙是维持神经功能及肌肉伸缩力所必需的,正常人血清钙浓度约为9~11毫克/100毫升,低于7~7。7毫克/100毫升时,即可导致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而发生小腿抽筋。

  如果准妈妈缺钙,就有可能出现钙代谢平衡失调。最近美国休斯敦医学中心和耶鲁大学的专家对一组健康妇女在妊娠各期的钙代谢进行全面研究表明,整个妊娠期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D增高,24小时尿钙排出量亦高,钙耐量试验也显示血钙和尿钙反应增高。钙平衡试验表明,准妈妈只有每日摄入 l。5克钙,才能达到平衡。

  胎儿所需要的钙通过准妈妈获得,即使准妈妈缺钙,胎儿仍然要从准妈妈吸收一定量的钙,准妈妈缺钙若没能得到及时补充,严重时准妈妈骨骼和牙齿就会疏松,引起腰痛、腿痛、手足抽搐及牙齿脱落等,更严重时可导致骨质软化症,骨盆变形,造成难产。

  胎儿缺钙得先天性佝偻病胎儿得不到足够的钙,很容易发生新生儿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病,当新生儿吸气时,先天性的软骨卷曲并与喉头接触,很易阻塞喉的入口处,并产生鼾声,这对新生儿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更为重要的是,胎儿摄钙不足,出生后还极易患颅骨软化、方颅、前囟门闭合异常、肋骨串珠、鸡胸或漏斗脑等佝偻病。

  补钙过程中的疑惑准妈妈不清楚如何正确补钙,在补钙过程中常有些疑惑和误区,如补钙太多会不会导致难产?补钙越多越好,以钙片为主要补钙源泉。

  补钙太多会不会分娩难?

  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孕期补钙绝不会导致胎儿骨骼过硬而给分娩造成困难。

  对胎儿而言,胎头是胎体最大的部位,其颅骨由额骨、颞骨、顶骨各两块及枕骨构成,骨与骨之间有颅缝联接,而颅缝与囟门间均有软组织遮盖,故胎头具有可塑性,在分娩过程中,颅缝轻度重叠使头颅径线缩小,胎头便于娩出。

  除非是巨大儿或骨盆狭窄或胎位异常等会使分娩发生困难,如果产力、胎儿、产道三方面均正常且能相互适应,则分娩可顺利进行。

  补钙必须吃钙片吗?

  孕期补钙,主要是为了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和准妈妈各器官功能状况和物质代谢变化的需要。专家们指出,经食物吸收的钙足以满足准妈妈和胎儿的需要,只要准妈妈多吃些含钙丰富的食物,不必再额外大量吃钙片等钙制剂。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钙供应量标准,妊娠中期钙供给量为1000毫克/日,妊娠晚期为1500毫克/日,胎儿钙需要量为400~500毫克/日,至妊娠末期胎儿体内含钙约25克左右,其钙的来源主要靠准妈妈摄入食物所供给,当满足需要时,多余部分可通过尿液排出。

  食物补钙安全可靠食补是一条最为可靠、有效的补钙途径。

  准妈妈补钙首先宜从食物中获取,从第5个孕月起,准妈妈必须每天喝250毫升的牛奶、配方奶或酸奶,同时注意摄取含钙较多且易吸收的食物:小鱼、虾米皮、芝麻酱、豆腐、海带等。

  补钙的促进剂维生素D可帮助钙的吸收,故在膳食中要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索D的食物,如奶油、蛋黄、动物肝脏等。

  另外,准妈妈应多进行户外活动,有意安排自己多晒太阳,以保证有足够的阳光照射,特别是冬春季怀孕的妈咪,以使自己的皮肤产生吸收钙所需的维生素D。

  钙吸收的克星钙易与食品中的植酸、草酸结合,形成不溶性钙盐,致使钙不能充分吸收利用,因此,含植酸、草酸丰富的食物如菠菜、竹笋、蒲菜、燕麦等,不宜与含钙丰富的食物共烹。

  安全提示:不放弃使用钙片如果食物补充不能满足钙需求,一定要考虑服用钙剂。特别是有缺钙症状的准妈妈,怀孕4个月后在医生指导下每天服用钙剂,以肠道吸收率高、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钙剂为好,直至第9个孕月。

  想要减轻怀孕的痛苦,看来是件说难也不难的事情。我们要端正怀孕的这件事。不要把生产想想的太夸张,在顺其自然的过程中稍微的做些人为的小动作。使情况往对人们要好处的方向发展。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太辛苦。

推荐阅读:

孕期同房不影响胎儿的胎教

宝宝的这六种腹痛不是病

添加鱼肝油不可过量

孕期胎梦为什么这样的不同

男士备孕的四要七不要

小儿年龄不同阶段牙刷的选择

几个因素导致不孕不育

内分泌失调会不孕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30817/972590.html

责任编辑:游游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