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从自责和罪恶感中解脱出来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4/12/8 来源: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本文是《懂得生命》(麦卓基、黄焕祥著)一书的读书笔记,一些引用的原文,蓝色字体均属本人解读。

  “道德”焦虑与举止合宜
  通常,人们不愿意面对非存在于无意义,而选择在对/错的道德的框架内、在举止合宜的范围内过日子。从道德的角度看,我们把底层的焦虑用(投射到)好与坏、对与错的形式去体验。认为自己做错时就感到焦虑(罪恶感),认为自己做对时焦虑就得以减轻,这种道德立场的根源即是对能否存在的恐惧。
  人们很早就懂了这个道理。当儿童觉得不安全或不确定时(本体焦虑),他们就有被抛弃的恐惧。也就是说,家长(父母或照顾者)似乎是站在儿童和强大的威吓力(可能会死掉)之间。如果家长被取悦了,小孩就会继续感到安全,因为他是在被保护的状况下;如果家长没有被取悦,也许就会弃孩子而去,小孩就可能会死掉。简单地说,孩子会尽力取悦父母,为的是保障自己持续得到支持与保护,如此一来,孩子养成了一种尽力符合他人期待的生命模式,并且发展外在的依赖的态度与行为(退缩,粘人)。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把注意力从自己的内在转向外在的权威。如果孩子能取悦家长,就不会被父母抛弃,因此得以存活。这个取悦他人的态度会持续到成年(健康生命的底蕴更看重真诚而非取悦,所以会费力不讨好)。深究举止合宜的根源,是想得到安全感的渴望,是生死存亡的课题:为了避免抛弃而无法生存,个人需要被别人接受。
  解读
  1、当莫名的焦虑来的时候,停止对抗,停止思考和行动,去体验这种焦虑,体验这种焦虑从产生到消失的过程。
  2、成人可否看到自己内在的不允许因而限制孩子?能否给孩子更大范围的认同?
  理想我(对自己的迫害)
  在儿童长大时,他们渐渐勾画出一个父母对他们期待的图像,并内化为超我内射(the superego interject)精神分析学家用语),或者我们说的理想我。这个内在的声音变成了严厉的督导者,是这个人随身携带的内化法官(父母对子女要求子女越严厉,这个法官就越冷酷)。这个内在权威的要求甚至比当初父母的标准还严格(更高)。当这个内在的法官没有被取悦时,他会厉声批判当事人,斥责他们很坏,必须被处罚,而这种处罚的形式就是罪恶感。当个人感到罪恶时,监督者就称心满意了,因为奴隶受到控制了。因此,罪恶感的作用就是让这个人在控制之中,用内化了的理想我(虚幻的自我)来加以指挥。所以,有罪恶感的人是去人性化与物化的,个人的体验逐渐消退,被物化的囚犯必须用罪恶感来为自己不端正的品行付出代价。
  解读
  1、打游戏染上网瘾,和父母的不允许转化为成人后的自责关系很大,民主国家甚至没有“网瘾”这个疾病名称。
  2、当做错一件事情,把注意力放在指责别人和自责,而不是如何补救或者承认事实,就是因为自己曾经也是严厉要求的受害者。
  宽恕自己和他人的方法,就是要看到自己的这种对人严厉、冷酷无情的真正成因。
  3、内在的不允许,以潜在信念的方式存在意识内,即使它不显现,也在不停地消耗一个人生命的能量,从而影响我们生命的质量。
  4、物化,就是不把自己和别人当人看,缺少对生命的感知和尊重,对自己和他人没有爱心。
  罪恶感是去人性化与物化的
  罪恶感意味着非存在,是对自我的否定。然而人们宁愿为自己做错的事感到罪恶(道德面),而不愿意面对无意义的空虚(灵性面),或者生命中与存在时时相随的非存在(本体面)。罪恶感是向权威的力量屈服,是去人性化的。在这过程中,人们跟自己的本然失去了联系(因为其中有个人不愿意面对的焦虑)。
  生理学观点的罪恶感和羞愧感(以下改为惭愧感,可能更为贴切)
  罪恶感和惭愧感的感受,是由管理身体生长功能的自主(注:应该为自律神经系统或者交感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来调节的。一般来说,罪恶感是一种趋向于关闭和收缩的活动,因为它是谴责与自我物化的表现,因此生理上会产生紧绷、收缩和感觉迟钝等现象。惭愧感则相反,它是一种自我开放,随之而来的是对自我的认知。处于非常人性化与脆弱的状态(真诚),感到惭愧时,会有一阵身体存在的奔流、脸红。要区别罪恶感与惭愧感,简单的方法就是问自己“你感到热还是冷?紧张或是放松?”感到罪恶时,人会觉得紧绷、寒冷,伴随孤立、退缩或距离感,还有在一种沉重、不舒服或者麻木的感觉(心里发虚,胆怯)。感到羞愧时,人会觉得发热、脸红,并感到脆弱(真诚)和暴露。觉得难为情是羞愧感的一种方式。有惭愧感时,个人觉察到自己的行为,并且愿意在自我认知的状态下对自己的参与负责。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41208/1004866.html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陈燕玲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