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4儿童十大舆情热点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5/1/20 来源: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新年伊始,辞旧迎新,回顾2014年围绕儿童和家庭教育都发生了哪些大事、要事,哪些成为了舆情热点、焦点,2015年我们又有什么期许和等待?据儿童媒体监测网络观察,以下10个党和政府部门的重要举措和社会事件、现象引起了各媒体和百姓的普遍关注。

1、家庭教育立法有新突破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2014年3月“两会”期间,全国妇联向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交提案,吁请全国人大将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列入立法规划,从法律上规范家庭教育的主体与相关责任,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据闻,目前“家庭教育立法及其制度建构研究”已在积极进行中,预计今年上半年立法建议稿有望出笼。在国家家庭教育促进法推进过程中,各地也纷纷先试先行,例如重庆市已率先将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纳入当地立法规划。

2、“家风是什么”报道引发全国大讨论

自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在去年春节期间播出后,引发了一场全民性关于“家风”问题的大讨论。相关报道遍布各媒体,成千上万网友通过网络、微博主动发声、跟帖、点赞,晒自家家规、热议家风;专家学者也纷纷撰文、开讲座、出镜做访谈,通过各种方式发表评论、见解,解读什么是家风、家风传承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如何培育良好家风等。人们在谈古论今中重温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教从家始、育人先立德的道理,对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功用和内涵又有了新认识。这场始于媒体、牵动了千万家庭的大讨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引领了重视家庭教育、塑造良好家风的社会新风。

3、反家庭暴力法没有忘记孩子

经过近20年呼吁,反家庭暴力法终于从遥远的目标进入国家立法层面。11月25日,国务院法制办网站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了家庭暴力的范围。值得注意的是,法条中大篇幅、大力度保护了“未成年人”,如规定中小学校、幼儿园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因无法报案的人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等。人民网评发声,在有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祖训,打孩子、体罚式教育还被一些人归结于“教育手段”,各种“虎妈狼爸”式暴力家教层出不穷,家长虐待孩子的恶性事件频出,而这些还往往被看作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的今天社会,以反家暴法来保障未成年人家庭权益,非常必要,而且迫切。人民网评还呼吁,在新法征求意见中,公众的议题应多放些在告诉孩子什么是家暴和如何让孩子有能力与家暴绝缘方面。

4、立法机构赞成废除嫖宿幼女罪

“废除嫖宿幼女罪”再度成为去年两会的焦点,有多位代表、委员就此再提议案。2014年3月2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女童保护座谈会”召开,公布的《2013年儿童安全教育及相关性侵案件情况报告》显示,性侵儿童的恶性案件仍在全国各地持续高发,平均每3天被媒体曝光一起,受害人以8岁到14岁的小学生居多。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孟晓驷指出,“嫖宿幼女罪”的立法初衷是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但罪名中的‘嫖宿’二字却将幼女判定为卖淫者,在尚未惩戒施暴者前先把板子打在被害者身上,极大损害了幼女的人格和尊严,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在实践中还被一些人利用,成了‘法律后门’,饱受群众非议,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她建议,利用目前刑法修正案(九)的修法时机,废除嫖宿幼女罪,以严惩奸淫幼女行为,加大对性侵未成年人的惩处力度,并将未成年男性也纳入性侵被害者的范围。面对“废除嫖宿幼女罪”的舆论和呼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9日答记者问时称,人大立法机构已对此进行调查研究,将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基础上依法定程序推进法律的调整完善。

5、广州宣布“婴儿安全岛”暂停引起关注

2014年3月16日,运行仅50天的广州“婴儿安全岛”因不堪重负宣布暂停运行。这是全国第一个被迫关闭的弃婴岛,相关报道立即出现在各大主流媒体、网站上,吸引了公众的眼球。

自2013年7月民政部下发关于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开展“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的通知,全国先后有28个省区市“试水”建立“弃婴安全岛”。弃婴岛的出现让原本隐匿在社会中的弃婴问题表面化,从一开始就牵动了人们的神经。广州“婴儿安全岛”试点共接收弃婴262名(全部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远超过开展试点工作其他城市同时期接收的数量。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弃婴激增,凸显了我国儿童大病救助和婚检、孕检等工作的缺失。婴儿安全岛接收婴儿的数量直接说明了我国弃婴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但从弃婴岛的实际运作不难看出,弃婴救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形成长效机制,任何一种单兵突进的方式都不可能长久。儿童媒体监测网络分析认为,从源头追溯,把父母的责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也应弃婴的保护之列。

6、新版小学生守则:做家务成为“必修课”

教育部去年8月1日至20日,对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在教育部网站一经发布,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网站在纷纷转载的同时还将已实施10年的老版中、小学生守则同时刊发。与老版学生守则相比,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不见了“见义勇为”,增加了“奏唱国歌肃立”、“积极承担家务”、“热心志愿服务”、“不抄袭不作弊”、“控制上网时间”等新内容。其中,删除“见义勇为”,规定做家务成为小学生的“必修课”成为热议的焦点。不少人表示,新版《守则》没了空话,直白语言告诉学生如何做,更加亲民接地气。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50120/1015896.html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陈燕玲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