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亲自经历与感受胜过说教
- 2015/7/27 来源:搜狐母婴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儿子4岁的时候,他每天早上起床喝一杯水的习惯已经养成。于是每天早上我都会让他自己去饮水机倒水,然后请他顺带帮我也倒一杯。
其实孩子与生俱来的独立能力并不差。让自己动起来,是一个婴儿除了本能允吸外的第一个活动。随着孩子的成长,能够翻身、能够爬行、能够站立、能够行走,都会让孩子内心充满自豪感。等到孩子2-3岁的时候,他们特别乐意帮大人做做事情,跑跑腿。这个时候应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勤快的时候了。但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小,能力有限,体力也有限,所以往往会让大人担心。
这个时候要怎么做,就完全取决于父母了。如果不想将来说一百遍孩子依旧我行我素懒得动弹,就从此时此刻起鼓励孩子去尝试。只要在安全的环境下,他们即便是把东西损毁了,但是相信在他们的内心得到的更多。想想现在越来越多的“啃老族”出现,这些大孩子其实已经成人,但依旧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作为父母,不但要照顾孩子年少的一时,还不得不照顾出自己的一世来。与其这样,不如放开自己的手脚,放开对孩子的束缚,让他们去尝试、去领略、去品味百味人生。
同样,亲身经历过、感受过的事情才会让人深有体会、难以忘却,仅仅作为旁观者去看是没有用的。今天晚上我还在和儿子从我自身的经历来一起讨论“看事情”与“做事情”的本质区别。
儿子最近是非常喜欢魔术的,所以每每去上魔术课的时候总是欢呼雀跃。魔术课结束后,也总是会迫不及待的为我做专场表演。而我看着他手里那些小小的魔术道具,总是很快就可以看明白其中的奥秘所在。所以我也会在儿子表演之后给他提一些适当的建议,比如简单的手法魔术能不能丰富一下语言来遮盖;而需要道具的地方是不是可以更加自在从容一些等等。儿子听得很认真,对于我的一些建议也能够接受。
今天他的新魔术练习了几遍没有成功,自认为很简单的我放弃了指手画脚的角色,挽挽袖子亲自出手。本以为是手到擒来SO EASY的事情,结果我表演下来同样的漏洞百出、自顾不暇,和儿子的水平比起来是半斤八两,相差无几。
儿子看着我手忙脚乱的样子不由的哈哈大笑,我无奈的放下手中的一切和他笑在一起。最后我们两个在一起总结出:事情如果只是“看”就会很简单,容易眼高手低;而只有真正“做”,才能够体会里面的五味陈杂。所以遇到任何事情,去尝试、去努力才是方向!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50727/1143100.html
情感
保健
养生
心理
保健
疾病
教育
保健
心理
保健
婴儿
幼儿
保健
生活
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