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胆小的孩子勇敢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5/10/15 来源:搜狐母婴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孩 子“害怕”就是“胆小”吗?当了爸爸妈妈,恐怕就回忆不起来自己小的时候了。实际上,1―3岁的幼儿正在努力分清“我”和“我以外”的事物,正在学习 “我”和周围环境怎么相处。

 
  家长平时也要有意识地从正面对孩子进行勇敢教育。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少年勇敢的故事,以激励孩子锻炼自己胆量和意志的决心和自信心。
 
  当孩子表现出胆小时,做家长的不必过分关注他,甚至可以有意识忽视他的这种情绪。可以让孩子去试着摸一摸他害怕的物体或家长亲自摸一摸,恐惧心理会自然消失。
 
  比 如,孩子不敢一个人去厨房或者厕所,家长就可以训练他单独去干点什么,“去帮妈妈把厨房里的杯子拿来,我急等用。”一般胆小的孩子听到让他去厨房,就会有 些犹豫,如果家长说些“别怕,哪儿什么都没有”之类的话,或者见孩子有些犹豫就干脆大声斥责“胆小鬼”,只能加重孩子的害怕心理,让他觉得干这件事很发 怵。
 
  如果家长换一种说法,用很平淡的语气对孩子说:“我要蓝色的那个杯子”或者“请你帮我把两个杯子全拿来,我等着倒水呢。”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你让他干的事情上,“拿几个,什么颜色的”而不会在意去哪儿,那个地方怎么样。
 
  当孩子回来后,家长应给予口头奖励和物质奖励,增加他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尤其是当孩子主动表现出勇敢和其他正常的,胆大的行为时,家长更该及时鼓励,这样通过反复强化训练,孩子的胆小就会逐渐纠正过来。
 
  有 一点家长要注意,改正孩子胆小的毛病,不能操之过急,要慢慢试着来。有些家长“恨铁不成钢”,整天大声地斥责孩子,“你怎么这么废物”“胆小鬼”,结果孩 子受这种消极暗示的影响,会更觉得自己不行,什么都不敢做,哪儿都不敢去,胆子会愈发变小。由于得不到外部环境的帮助,还会引起其它的心理障碍。
 
  家长应该多想些办法,在自然、宽松的环境中,使孩子的潜意识发生变化,由于这种变化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孩子易于接受、且效果比较好。
 
  家长也不要采取强迫或压制的手段。如果孩子已经表示自己害怕做什么,家长为了所谓的“锻炼”,偏要命令孩子去干,孩子大都会哭闹不休,心里惊恐不安,根本不会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勉强为之,也达不到效果的。
 
  孩子胆小,有恐惧心理,不仅会在生理上受到影响,造成睡眠不好,消化功能紊乱心律不齐等,而且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严加预防。
 
  除 了以上说的那些之外,现在孩子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看护人比较多,除了父母之外,还有老人和保姆,几个人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孩子在家里备受呵护和宠溺, 到了外面,他发现世界和他习惯的那个样子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怎样去应对。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不能够正确的理解他,反而一方面督促他大 方地和陌生人打招呼,另一方面,又不给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有了冲突,家长替他出面,那么孩子就会愈发地糊涂了。
 
  尤 其那种在家里表现和在外面表现判若两人的孩子一般来说都是家庭过渡宠爱,过度保护的结果。大多数幼教专家不主张让很小的孩子和别人打招呼,更反对家长督促 孩子“讲礼貌”,孩子面对陌生人有一些自我保护的警觉是必要的,更何况我们需要打招呼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朋友,是成年人,我们自己打招呼就可以了,不用强迫 孩子和一个高大的陌生人打招呼。
 
  当 孩子出现认生的表现时,我们最好很坦然地接受,而不是去批评他,责备他,乃至呵斥他,给他帖胆小,认生的标签,甚至说孩子不懂事。找到恰当的机会,鼓励孩 子从小事做起,向他示范一些社交的礼节,让孩子慢慢掌握其中的技巧。 最重要的是,我们如果希望孩子有礼貌,我们自己对孩子也要做到彬彬有礼,对孩子使用礼貌语言。对孩子怀有尊重的态度,切记你怎样对待孩子,孩子就怎样对待 外界。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51015/1188167.html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晶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