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胆小的孩子勇敢
- 2015/10/15 来源:搜狐母婴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孩 子“害怕”就是“胆小”吗?当了爸爸妈妈,恐怕就回忆不起来自己小的时候了。实际上,1―3岁的幼儿正在努力分清“我”和“我以外”的事物,正在学习 “我”和周围环境怎么相处。
由于年龄的关系,这个过程比我们想象得慢了许多,他们会对一些以前不熟悉的环境(比如快速移动的物体、嘈杂的声音、陌生的环 境)感到紧张和恐惧,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包括怕黑、怕水、怕高。专家说,这些都只能说明幼儿还没有适应周围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孩子有什么不对。当然,也就 不能说明孩子“胆小”。
当 幼儿已经感到紧张和害怕了,家长千万不可当着外人批评他“你怎么这么胆小”,这等于在教会他:以后你遇到事情,凡是不知该怎么办时,就是胆小!也不能假装 没有看见或坚持让孩子一个人待在引起紧张的环境里(比如黑屋子),让这么小的孩子独自面对恐惧是毫无道理的,况且这样做也培养不出勇敢的孩子。1―3岁的 幼儿在心理上正处于建立信任和委托感的阶段,在此阶段中,孩子受到惊吓时保护是惟一正确的做法。如果你不保护他,他可能更害怕,可能真会变成“胆小鬼”, 长大后也不会有充分的自信。
有的家长经常用一些刺激性语言吓唬孩子,给孩子讲“鬼怪”故事,本来是想让孩子听话、老实,没想到却生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所以,用恐吓代替教育是行不通的。
还有的家长虽然意识到了吓唬孩子不对,却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当孩子表现出胆小或正在害怕时,家长又表现出过分的关心和爱护,把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千哄万哄,不离左右,为他忙前忙后,甚至把平时孩子最喜欢的吃的、玩的一并送上,想借此打消孩子的恐惧理。
可事实上,这样做却适得其反。不但不能让孩子胆子变大,反而会助长孩子的恐惧心理。因为家长这样做只是让孩子暂时回避了他所惧怕的事物,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为什么怕,怕什么的问题,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孩子又会旧态复萌。
所以科学家们指出,当孩子们表现出害怕时,让孩子采取回避的态度,回避后又给他更多的关怀和温暖,给他吃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这实际上是强化了他的恐惧心理。因为他表现出恐惧,尤其是回避恐惧给他带来了好处,所以,他的胆子越来越小。
我们许多家长也常犯这样的错误,“乖乖,别怕,有妈妈呢!”“我给你找点好吃的。”这恐怕是很多做母亲的口头语。长此下去,孩子的胆子没有变大,倒会影响到以后孩子性格的发展。男孩表现为胆怯、退缩、自卑、孤僻及人际关系障碍;
女孩则表现为过分害羞,过分娇气,过分依赖,难以承担生活中最起码的职责。导致致行为异常。
那么对胆小的孩子,家长应该怎样进行帮助呢?
首先,要让孩子面对恐惧,当孩子感到害怕时,家长要多加鼓励。要明确孩子怕什么,针对孩子所怕的事物进行科学的解释和适当的安慰。一般孩子害怕都是由听的有关“鬼怪”故事,或是电视节目中的恐怖情节引起的。所以家长平时不要给孩子讲迷信或带有恐怖色彩的故事,让孩子看电视也应有所选择,尤其是睡前更不宜看有关凶杀,惊险等节目,以免孩子做恶梦,加重孩子的恐惧心理。
本文来源: http://baby.ewsos.com/a/20151015/1188167.html
情感
保健
养生
心理
保健
疾病
教育
保健
心理
保健
婴儿
幼儿
保健
生活
饮食